诱我深入_作者:闻笙(102)

2020-04-19 闻笙

    陆陆续续有同学从宿舍里出来,大家互道早安。

    巴士慢悠悠地停下,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她上了车, 找了个靠窗的座位。车窗开了一道缝,清风徐来。

    查尔斯江波光粼粼,有学生正沿着绿树萦绕的江畔晨跑。

    巴士沿着既定路线前进,顾新橙趁这功夫研究了一下这周的课程研讨话题。

    没过多久,巴士在位于哈佛中央的Widener图书馆停了下来。

    许多人对于哈佛这样的世界顶级学府, 一直有种近乎膜拜的虔诚。

    比如国内流传的某个谣言——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事实上,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并没有什么人。

    大家平时都是该吃吃、该睡睡,恐怕只有考试前夕图书馆才会一座难求。

    国内网络上还说,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有二十条训言,字字珠玑,都是至理名言。

    顾新橙刚来的时候特地问了自己的同学瑞秋,瑞秋惊讶地说:“哦,天哪,是吗?我从来没见过。”

    后来她亲自去图书馆求证,才发现,并没有。

    这些“哈佛名言”全是中国网友杜撰的,顾新橙也是“假鸡汤”的受害者之一。

    参天大树掩映之下,Widener图书馆显得分外宏伟。

    整个图书馆非常安静,顶部悬着巨大的水晶吊灯,林立的书架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书桌边坐着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各种肤色、各种国籍、各种性向……丰富多彩。

    图书馆地下有六层,隐蔽的角落很多。

    据说哈佛新生有三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和自己的伴侣在地下图书馆为爱鼓掌一次。

    顾新橙起初不信,后来有次她意外听见某些奇怪的声音,像是在闹鬼。

    谁知身旁的女同学分外淡定地冲她眨了眨眼,她才意识到是怎么回事。

    她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身旁是个阿拉伯裔女孩儿,包着彩色头巾,正在发邮件。

    整个图书馆的学生都很忙碌,大多是在做教授布置的阅读任务或者写课程论文,还有人聚在一块儿进行小组讨论。

    顾新橙拿出电脑,打开文献,翻开笔记本开始安心阅读做笔记。

    每周两百页的全英文文献,这还只是单个课程。

    到了十点半,她将本子合上,闭着眼睛微微转动眼球缓解压力,打算休息一会儿。

    她的休息方式挺特别——去书架之间散散步。

    每当顾新橙走在迷宫般的书架之间,都会生出感慨。

    前人的智慧浩如星海,人这一生若能择一叶小舟,畅游书海,也是一件幸事。

    绕过几个书架,忽然有人拍她的肩膀,“嘿,好巧。”

    顾新橙一回头,是个金发碧眼的高个大男孩儿,名叫安东尼。

    他俩不是一个学院的同学,安东尼在工程与应用科学院,两人是在某次校园组织的名人交谈会上认识的。

    那个交谈会邀请的是哈佛杰出校友,某位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创始人。

    “感恩节假期有什么计划吗?”安东尼问。

    “感恩节假期……”顾新橙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国内没有感恩节,“暂时没有。”

    “一起去加州玩啊,瑞秋也去,还有其他人。”安东尼说,“上次你做的食物味道很好,我想再吃一次。”

    顾新橙想起来了,是她包的饺子。

    当时十来个中国留学生在一块儿聚餐,安东尼也来参加。他尝了她包的饺子之后,赞不绝口。

    “去加州做什么?”顾新橙问。

    她来美国之后,只在波士顿及周边活动,从没有出过远门。

    “我家在加州,”安东尼罗列了不少景点,他说,“……哦,对了,我们还可以去加州一号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