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_作者:不问三九(177)

2020-04-19 不问三九

    手术意识和操作中的动作选择,靠的是临床经验,同时也需要一份医生该有的坚定果断。

    手术室医生观摩了全程,下台的时候都松了口气。

    这种手术做好了固然好,失败了责任都是汤索言自己的。患者不会考虑医生是想为他保留视力,手术一旦失败很可能患者会抓住这个不放,事情可大可小,遇上不开明的患者就有得闹了。

    看汤索言手术是种享受,出了手术室,刚才那位急诊医生叹道:“患者遇上汤主任也算是捡着了,太幸运。”

    自己担着风险做这台手术,吃力不讨好很有可能还要负很大责任的事儿,能豁出来不考虑这些的医生实在太少了。

    汤索言笑了下,没说话。

    一只眼睛已经没有视力了,总得为他留下一只。这种手术汤索言把握还是很大的,患者恐惧之下选择放弃视力保眼球,能大概预判的医生总不能也在诸多恐惧之下跟着放弃。

    眼科医生还是要为患者尽可能多和久地留下光。

    因为这台临时加的本不是他负责的手术,汤索言晚下班了半个小时。

    回手术室拿到手机的时候看到陶晓东五十分钟前发的消息:言哥我在楼下了。

    汤索言回他:我马上,稍等。

    陶晓东:不着急。

    汤索言换了衣服下楼,看见了陶晓东的车。

    他走过去,上了车,话都还没来得及开口说,就直接定那儿了。

    他看着陶晓东,意外到将近半分钟都没找到话说。

    “酷不酷?”陶晓东先笑了,摘了帽子,摸了把自己的头。

    汤索言半晌之后抬起了手,也在陶晓东头上轻轻地摸了一下。

    “头发呢?”他问。

    陶晓东戴回帽子,指了下自己耳后那处:“早上把这儿刮秃了,一闹心我就都剃了。”

    汤索言还是看着他,陶晓东说:“我也有点洗够了,还费事,总要去弄它。”

    “我可以帮你洗。”

    陶晓东摇了摇头:“费时间。”

    汤索言没再说别的,只是“嗯”了声。

    这个事可能还是让汤索言生气了。

    汤索言很少生气,对陶晓东就更是,他俩在一起之后两人闹别扭的次数有限。汤索言生气也不发,他不太会激烈地争吵,生气一般也只是冷着脸。

    陶晓东是最护着他的,别人惹着汤索言了可能他自己都还没生气,陶晓东就已经气上了。所以这会儿汤索言冷着脸,陶晓东自然也是不好受。

    他低声叫“言哥”。

    汤索言还是只说了个“嗯”。

    叫了一声“言哥”他能说点什么啊,什么都说不出来。想说的太多了,怎么都不对,怎么都不行。

    陶晓东直来直去这么多年,这段时间第一次要把自己难死,喉咙像被掐紧闷住,说不了话也透不了气。

    他嘴角烂了一处,早上还没有,现在起了个很大的泡。

    下班高峰,路上很堵,走的是不堵车的路线,然而今天可能是前面出事故了,堵得厉害,车走走停停,前后车都在难耐地鸣笛,无端地让空气都像是躁了起来。

    “这种摸不透的状况我真的不喜欢。”汤索言开口,说了一句。

    陶晓东开了点窗,让驾驶室里透点空气进来。

    “我想不到你是怎么了。”汤索言说,“你不想说我能等你,我也有心情差的时候,我可以等你情绪消了一些之后来告诉我你怎么了。”

    “但是你别让我这么慌,我是真的很不喜欢。”汤索言皱着眉,也把自己这边的窗户开了一点。

    外面又开始没完没了地鸣笛,汤索言眉皱得更深,陶晓东把两边窗户都关了。

    他说了声“抱歉”。

    恋人间最不需要的就是“抱歉”,这两个字本身就透着股明面上摆着的客气。

    汤索言转过头看向窗外:“要是你只能说这个就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