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老太太和蒋氏则如受惊的鹌鹑一般,胆战心惊的缩在府中数日,生怕官家会责罚。但数日过去,只要瑶芝要出阁了,宫中仍未有旨意来到,她俩这才平静了些,开始着手宴请。
但京中高官们的消息向来灵通,她们婆媳元宵当日惹出来的风波,早就由那些诰命们传遍了京城。和瑶华当众顶撞阮太师夫人,官家不但没有责罚,还把和尧恩老叫去伴驾。这其中的信息值得好好琢磨了。而且,瑶芝到底只是嫁过去当个侧妃,年前还闹出了私会的丑闻,这么上赶着去喝喜酒,大家都替他家感觉脸热。
于是,和家发出去的请柬,竟然有不少人家都借口正月事情繁多,错不开身,礼到人不到。但户部的官员则没办法了,硬着头皮、挤出笑脸去。好歹把这场亲事办得热闹。
可是第二日,所有去参加婚礼的宾客,都把肠子悔青了。
作者有话要说: 干了件极蠢的事情。难得兴致大发,弄了包卤料回来,准备卤肉吃。炒完糖色,哗的一缸子水下锅,冷水进了滚油,那热腾腾的水蒸气……等我回过神的时候,收手已经晚了。整个左手不用卤就能吃了。
这左手简直是剥皮一般的疼痛啊。抹了厚厚一层木瓜膏,过了半天才好些。如今单手打字,别扭死了。明天不用吃饭了,饿了啃手就行了,反正熟了。 就在瑶芝嫁入黎王府的隔日清早,一道旨意便直接下到了户部。
户部侍郎和煜被官家大笔一挥发配去甘州做通判去了。
通判这个官儿本来就不好做,是用来制约知州行事的,属于从知州手里抢权,特别招人厌。会看眼色的还行,但要和煜也去看人眼色行事……更何况还是甘州这种十年九荒的不毛之地。
和煜跪着听完了圣旨,就没能自己爬起来。
这是怎么了?官家为何会在瑶芝嫁给黎王的第二日下了这道圣旨。没有道理啊,昨日的喜宴本来就够冷清萧条的了,不可能触怒官家。难不成……
和煜捧着手中的圣旨,冷汗涔涔。他想到了至今尚被禁足在慈元殿的阮皇后,想到了瑶芝这么匆忙的亲事……
富贵险中求。就像赌徒在赌桌上,明知道有可能会输得倾家荡产,但在那骰子没有停下来之前,所有的顾虑都是微不足道的。就像他,心里总觉得事情不会走到最糟糕的地步。但所有的幻想破碎之后,他终于回想起了最初的忧虑。
官家并不愿意瑶芝嫁给黎王,他从来没点过头。可是和煜、阮皇后、黎王,自以为高明,以为哭两嗓子、表表衷心,便把官家糊弄过去了。
可如今这道圣旨很明白地告诉了和煜,也告诉了众人。
你们自己作死,朕懒得拦着你们;
朕想跟谁算账就跟谁算账,不必等着秋后;
你们还有想攀附皇子的,和煜就是你们的例子。
和煜浑浑噩噩地交接了事务,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府中。
蒋氏还高兴着呢,顺顺利利地办完了瑶芝的亲事,她现在就等着瑶芝三朝回门。她一定要把回门宴办得风风光光。
一看和煜低着头进来,她心中冷笑:幸亏当时没听他的,否则,瑶芝这辈子可就毁了。
“老爷,你看看,我拟的回门宴的菜单。哎呀,是不是还不够丰富,这可是请瑶芝和黎王……的……老爷,你怎么了?”蒋氏这才发现和煜的脸色简直跟个死人差不多了。
和煜抬头朝她笑了笑,真的比哭的还难看,“请吧,菜色再丰盛些。请你的好女婿好女儿,也顺带给我送行。你可知道,今日官家的一道圣旨,把我贬去了甘州当通判了。”
“什么?”蒋氏听到了却没能理解,“老爷,你是不是病了,人糊涂了吧?”
和煜没理她,丢下了帽子,往徐老太太的寿安堂去了。
蒋氏,“老爷,老爷,你别吓我,这怎么可能啊,你可是黎王的岳父啊!”
和煜充耳不闻,如行尸走肉一般,低头向前。
这副架势,吓到了徐老太太,“你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