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少年_作者:明开夜合(136)

2020-05-06 明开夜合

    这边厢,陆明潼尝了茶,说好像有股兰花香。

    “哎——”沈爷爷拖长了声音,满意说道,“这就是猴魁的特色,甘甜清新,淡中有真味。”

    沈渔这时候放了盖碗,叫沈爷爷跟陆明潼继续聊茶经,她去厨房烧菜去。

    起座转身前,拿夸张嘴型对陆明潼说了句:“狗腿。”

    沈爷爷给茶碗里添第二泡的热水,目光自陆明潼脸上重重地逡巡,话语却轻描淡写的温和,问他:“这些年很辛苦吧?”

    陆明潼觉得自己枝枝蔓蔓的岁月,都被沈爷爷这一问点了题。平白的,让他不怎么兴起波澜的心里,有了那么点儿难过的意思。

    笑一笑说:“还好。”终归有苦有甜。

    沈爷爷不想拿一些俗话套话去卡两个年轻小孩儿。

    沈渔的性格他再了解不过了,平庸不冒尖,今天做出这么个冒险的决定来,一定不是一时兴起昏了头。

    而陆明潼年纪小小就能耐得住性子,有种超越年纪的静定。这样的孩子,他也断然不忍心去问他,你真考虑好了?

    人是惯爱吃甜不吃苦的,挑明眼人一看即觉得“昏了头”的路去走,还能有没考虑好的道理?

    于是沈爷爷只说:“很好。”

    肯定或是祝福,都在这两个字里了。

    又说:“往后你可以多过来走动走动。跟小鱼儿吵了架,我这儿也是个来处。”

    他心里盘算着,还真有把一生钻研传授给陆明潼的打算了。

    陆明潼笑说:“别让沈渔听见了,说我策反您。”

    “对对,我们悄悄的。”

    喝了会儿茶,沈爷爷往厨房去一趟,看沈渔要不要他打下手。

    沈渔早计划好了做什么,头天晚上给爷爷发了消息,叫他帮忙提前买好所需食材。

    水槽里沥着洗净的小虾,砧板上铺陈开粗细差不多平齐的青笋片。

    切得慢归慢,到底是有了一些正经做菜的架势了。

    沈渔拒绝了爷爷打下手的提议,“我自己能行,您信我一回!您跟陆明潼玩去吧。”

    沈爷爷笑了笑,只能又出去了,叫她看着点火儿,再煲十分钟,就可以给老鸭汤调味。

    陆明潼和沈爷爷在外面客厅里,闲聊些自己留学时的经历,又过去十几分钟,听见厨房里油花噗呲声,香气一缕一缕传来。

    陆明潼起身,说去后厨看一看。

    这整一套房子都是水泥地面的。早些年沈继卿想出钱重新装修,贴上时兴的瓷砖,被爷爷拒绝。他就喜欢水泥地方便打扫,盛夏时节,浇些水让它阴着,不用风扇空调也凉快得很。

    不过为了方便抹擦,灶台倒是贴上了白色瓷砖。

    厨房一扇窗户向阳,旧样式的木窗,窗棂是孔雀绿色,玻璃也比如今的那些欠缺些净度,没那样透明。

    阳光照进来,在地面上铺长形的亮块。光线在白墙上漫射,一屋子都是亮堂的,却不刺耳,蒙上一层柔光滤镜一样。

    沈渔就在那柔光之中。

    陆明潼望了望,才凑进去,被沈渔一拐肘地推开了,后者说:“帮我涮个干净盘子。”

    她下厨好多次才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菜不能炒得熟过头,差不多的时候就起锅,叫自带的油热慢慢催熟。

    陆明潼冲净三四个白瓷盘,置于沈渔的右手边,方便她拿取。

    目光瞟到了一旁的电饭锅,“啊。”

    “怎么了?”

    “你忘按煮饭键了。”

    “……”

    由于沈渔的失误,这顿饭,比预定的晚了十来分钟才开席。

    红木的圆桌子,铺钩花的白色桌布,再铺透明的塑料防油布。

    陆明潼曾经听沈渔说过,家里现在这些盖电视、盖空调、盖凉椅靠背的钩花织品,都是奶奶生前自己亲手钩的。

    让爷爷珍惜着用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