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哲出生在偏僻的山区小山村。那里实在是太贫穷,太落后了。张玉哲的父亲早逝,只有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不过,对于张玉哲来说,那是一个梦一般美好的童年。
因为隔壁家有一个小女孩儿,名叫张娟。她比张玉哲大三岁。张玉哲喜欢叫对方娟姐姐。张娟的父亲是个手艺人。以做木工为生。也是小山村方圆三十里内,有名的木匠师傅。
张娟家的生活条件相对来说,比张玉哲家要强的多。张娟的母亲也是一个热心肠。看到隔壁邻居孤儿寡母的日子,过的比较艰难。便时不时的搭把手,经常接济张家母子。
张玉哲从小就表现的异与常人。他学习非常刻苦,更是以三级跳的成绩,考上了外面的军事院校。因为,军事院校的学费相对要低一些。
三级跳的意思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好,直接跳班的意思。你比如上完一年级,本来该升二年级。但是张玉哲提前学完了二年级,甚至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课程。尽管是这样,张玉哲的学费,母亲掏起来也是相当的费劲。
也就在这个时候,隔壁张娟的母亲从自己家里拿出了一些积蓄。直接送到了张玉哲母亲手里。她说玉哲将来肯定是条龙,咱不能让孩子呆在小山沟里一辈子。让他做一辈子,没出息的黄泥鳅。面朝黄土背朝天种一辈地。
张玉哲的母亲非常善良。她觉得她们母子,要不是隔壁邻居张娟一家的多方照顾。说不定她们母子两个早就饿死了。所以,她决定让张玉哲和张娟定下娃娃亲。
反正都姓张,也不存在姓氏上的烦恼。大致意思就是等张玉哲出息了,到了结婚的年龄。干脆直接入赘到隔壁老张家。也就是当张娟爹娘的上门女婿。
张娟的母亲一听当然开心了。自己家就这么一个闺女,张玉哲又是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这小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以后自己的女儿要是嫁给张玉哲,那绝对是享福的命。
等将来张玉哲要是出息了,说不定就能把自己的女儿,带出这个穷山沟。到时候,他们老两口带上张玉哲的母亲,三个老家伙,也到外面去见见世面。
在农村,一直有一个传言,那就是女大三抱金砖。所以说张娟比张玉哲大三岁,并不算大。两家父母都没意见。非常看好这对小儿女的亲事。张玉哲和张娟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那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感情。
因为,张玉哲永远也忘不了。在自己和母亲饿的前心贴后背的时候,是张娟和她母亲,及时送来了大白馍馍。在自己上学,母亲拿不出学费的时候,是张娟把她自己绣花,积攒下来的所有零花钱,全都送了过来。
隔天张娟的母亲更是给张玉哲的母亲,送来了张玉哲的学费。说是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苦什么也不能苦孩子。就连张玉哲的鞋子,有好些都是张娟给做的。
你别看张娟家条件不错。张娟的父亲却是个落后的农村汉子。他认为女孩子根本就不用上太多的学。学再多的知识都没用。将来女孩子运气好,嫁个可靠的好男人才是正经。
所以,张娟上完小学,就在家里帮母亲开始干家务活了。有时候,也绣一些花手娟或者大件的绣品,拿到镇上去卖。
其实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依然有贫穷落后的偏远山区。那里依然有一群重男轻女的村民存在。他们其中有些人,依然固执的拥有愚昧落后的思想。
张玉哲永远忘不了,在自己上学走的那一天。张娟给自己准备了一大包的衣服。以及好多路上吃的干粮。一对儿小情侣更是依依惜别,就像梁上伯祝英台十八相送似的。送出了好几里地。
张玉哲在军事学院毕业后,直接被选进了特战队。在那里张玉哲把省下来的工资以及津贴,全都寄回了家里。几年下来,张玉哲和张娟家分别盖起了宽敞的大瓦房。
村子里的人听说张玉哲当上了军官,简直开心坏了。都说早就看出:张玉哲并非池中物,遇风便化龙。更有甚者,认为张娟一家人很有眼光,懂得感情投资。这不,白白得了一个有本事的上门女婿。
有些人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后悔当初他们怎么没有看出,张玉哲会有这么大的出息。没有在张家母子落难的时候,帮对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