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是前上司这话就不太方便说了。
她说完这话,就见祁长泽皱了下眉,好像更不放心了。
但他不再说什么,江晓晓就没多想,收拾包包回家了。
***
当晚,江晓晓与家里电话聊天时,江母忽然提及了一人,“你还记得谢东阳吗?”
江晓晓当然记得。
那是她妈妈进修时的同学卢玉阿姨的儿子,比她大三岁,虽然以前见过几回,但真正熟起来还是在海城大学的时候。
他是她的学长。
那时候她刚到海城,人生地不熟,得了他不少帮忙。
不过一年之后,他就去德国留学了,二人就没再联系。
江晓晓听妈妈提到他,便猜道,“他回来了?”
江母说道:“是啊,他读博回来了,现在也在海城工作,我就把你的微信和手机号都给卢玉阿姨了,你要是有空就和他见一面。”
江晓晓应了一声好的。
刚与江母结束通话后不久,她就接到了谢东阳的电话,“喂,晓晓?”
二人很久没联系了,对方开口便是不带姓地叫她,亲昵地让她脸蛋一热,她有点紧张地不知道怎么该怎么称呼对方,最后还是用了以前最常用的称呼。
“学长你好。”
“晓晓,听说你留在海城工作了,真好!有空一起吃个饭吗?好多年没看见你了。”
于理于情,这顿饭江她是拒绝不了的,所以便答应了,二人很快就约定了明天晚上吃饭。
***
第二日,江晓晓就赶早把写好的报道发给祁长泽确认,下班时也很准点地收拾包包在,这让陈经理觉得稀奇了。
江晓晓之前一直都是那种工作认真的模样,很少会像这样掐着时间点下班的。
陈经理问道 :“今天晚上有安排?”
江晓晓嗯了一声,“要和别人一起吃饭。”
陈经理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不容易啊,还是第一次听你说有饭局,谁这么厉害请得动你啊?该不会是……?”
陈经理暧昧地挑了下眉。
江晓晓忙摇手,红着脸道:“不是,不是,只是学长而已!他妈妈和我妈妈是同学,他又是我的学长,刚从德国回来,所以就见一面。”
陈经理笑道:“去吧去吧,玩得开心。”
江晓晓刚走,陈经理就拿了报销单去敲总裁办公室的门。
看见祁长泽与徐仗义在讨论事情,她抱歉地笑了一下,“打扰了,就一会。”
她快速把报销单递给祁长泽签字,“祁总,晓晓那篇报道您下午确认过了吧?她说今晚和学长约了吃饭,不能在家编辑,所以定时9点发了。”
祁长泽不动声色地应道:“知道了。”
他拿起签字笔,刷刷两下签完,比平时爽快许多。
陈经理微笑地说了一声谢谢就出去了。
陈经理离开后,祁长泽继续与徐仗义讨论窜天猴三号的设计。
如今研发团队有100多人,分成两个产品线同时进行。
一条是窜天猴一号,一条是窜天猴二号。
窜天猴一号已经完成了90%进度,更多的研发精力将朝窜天猴二号投放。
窜天猴二号有两个型号,第一个型号就是发布会上公开的那一个,称为窜天猴二号-甲,而窜天猴二号-乙是将甲的二级9台15吨推力发动机改成一台100吨推力发动机。
100吨推力发动机目前还在研发中,一旦成熟,未来还可以卖给研发中型火箭的公司。
祁长泽商业思路非常清晰。
窜天猴一号——上天
窜天猴二号——入轨
窜天猴三号——回收
窜天猴一号只是代表有收入,但并不能赚钱,就是窜天猴二号也不能赚钱。
就现阶段的民营火箭公司技术来说,靠发射卫星来营利是非常困难的,这点收入还不够添补火箭研发的投入,虽然每一家民营火箭都以降本为目标,但一次性火箭的降本空间太有限了,人力成本、研发成本、供应链成本等等都几乎没有压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