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何日不风流_作者:牧声半(36)

2020-06-17 牧声半

    人群最内侧站着几名壮汉,他们手持原形玉盘,不时围着人群来回走动。

    一舞毕,行人纷纷慷慨解囊,抚掌叫好。

    顾檀望着盘内零零散散的百枚铜钱,漫不经心道:“这等姿色才艺,若是放在我沐春阁,这钱恐怕要翻上百倍不止。”

    楚怀珝将这句听在耳里,心下十分赞同。

    “如此佳人,怎可轻怠,当以百两赠之。”

    话音刚落,身前的玉盘上便多了枚银锭,持玉盘的壮汉怔愣片刻,抬头回顾人群时,却已不见两人踪影。

    沿途两人一边打听不问行,一边观察左右人流,路过一间客栈,楚怀珝停下脚步,对顾檀道:“不如先就在此歇脚吧。”

    顾檀点头。

    两人随伙计上二楼挑了个靠窗的位子,顾檀翻了翻食单又放下,撑着下巴对伙计道:“看着上吧,挑贵的。”

    伙计闻言笑颜逐开:“二位可有什么忌口?”

    顾檀望向楚怀珝,后者摇头轻笑:“你到是不客气。”

    想起玉盘上的那锭白银,顾檀随口答道:“二爷出手如此阔绰,手头必然富裕;我陪二爷千里入,吃顿好的也不足为过吧。”

    “不足为过。”楚怀珝附和道,眸里尽是笑意:“既是陪我,自然不能委屈。”

    不多时,菜端上了桌,三荤两素一汤,味香俱全,品相上佳。

    来的路上两人多是以点心果腹,根本没认真吃过什么东西,加之伙计点的又是招牌菜,两人对这顿饭均是十分满意。

    用罢了餐,有伙计来给两人送茶,楚怀珝结了账,突然问道:“小二哥可知这附近有什么市坊交易之所?”

    伙计将餐盘撤下,一边两人续上新茶,一边道:“您沿着这条道,往北走一段就是了。”

    顾檀又问:“那个市坊里,是否有一个名为不问行的地方?”

    “没听说过啊。” 伙计停下手上动作,又认真思索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赔笑道:“这个真不知道,对不住了二位,要不您再打听打听?”

    待伙计收完桌子离开,一个蓄着八字须的男人突然凑到了顾檀身前,压低了声音问道:“您二位,可是来找不问行的?”

    楚怀珝与顾檀对视一眼,没有答话。

    “别误会,”男人尴尬笑笑,解释道:“小的徐二,是不问行的脚作。”担心两人听不明白,徐二又补充道:“就是领路的。”

    见两人眉目间满是疑色,徐二自腰间掏出一枚木质腰牌,“您来找不问行,应该识得这个吧。”

    楚怀珝接过牌子扫了一眼,发现牌子上刻着的正是那个熟悉门形印记。

    确定徐二所说无误,楚怀珝微微颔首道:“那便有劳兄台带路了。”

    两人跟在徐二身后,所走之处路过一排红墙碧瓦,隐约听着有人在墙内吊嗓,悠扬婉转的曲子倾泻而出,引得行人张望不已。

    “到了。”

    徐二领两人来到一座庭院的大门前,只见那庭院外摆着一座两米多高的石鼓雕,正中间的朱红大门虚掩着,耳旁的曲声也更加清晰了几分,再抬头看,那墙上匾额分明写着两个烫金的大字——梨园。

    顾檀伸手抚上门前石鼓,挑眉问徐二道:“你说不问行就是这里?”

    “没错,”徐二信誓旦旦道:“这就是不问行。”

    顾檀没想到一个黑市居然挂了梨园的名头,不免觉得有些好笑。转念又想到自己沐春阁都可以是茶馆,人家不问行挂一个梨园的名头倒也还说得过去。

    正当他们驻足时,有几位书生文人说说笑笑进了院子,他们谈论内容多是剧目戏文,路过三人身边时还好奇的望了几眼。

    楚怀珝发现这几人脚步虚浮,气息紊乱,明显不是江湖人士。他自腰间取出墨扇,感慨道:“确实与普通戏园无异。”

    “这您就不知道了吧。”徐二面上带了几分得意,“这不问行白天就是戏园子。您要是来买东西,还需要订房领号,等到了晚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