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得龚姚尧有了新的担心:“禹周,你没有耳机,一会交流会不会有麻烦?”
他是不需要什么交流,可禹周一会上去汇报,如果有人提问怎么办?
“我不过来凑数,一般不会有人提问的。”
但愿如此,龚姚尧翻看手里的安排表,禹周排在三个小时汇报工作中不前不后的位置,算是他们学校几个项目中最默默无闻的,只要能全程无阻地说完,最好不要有什么人提问,就是最完美的。
禹周认真“听讲”,龚姚尧在一旁玩手机。
“幺儿,轮到我了。”禹周将文件夹整齐,起身前打了声招呼。
“OKOK!”
确定禹周走远后,龚姚尧拉开背包拿出了自己带来的单反相机和小型三脚架,根据刚刚的观察,他发现每组的汇报时间都在十五分钟以内,还要给媒体和其他听众五分钟的提问时间,不过很少有人会主动提问,便由组委会象征性地问一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一路相安无事地进展到现在。
禹周他们项目会不会引起大家注意龚姚尧并不在意,但是他肯定要把这短暂的二十分钟录下来,回去剪辑一下留作纪念。
眼前这位已经到了提问环节,龚姚尧左右调整好相机的角度,比自己上台演讲还要紧张,他吞了口口水,微微转动镜头角度和焦距,锁定在侧面等待的禹周身上。
不愧是他家禹周啊,龚姚尧通过镜头把男主角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看得清清楚楚,上场前调整话筒,那个场协,你的手在碰哪里?调整领带是他龚姚尧专属的工作内容好吗?
龚姚尧情急之时,只见镜头里的禹周轻轻摇了摇头,转而自己把话筒挂在了西服领边。
“哼,亏你还有点良心。”
相机可以算是另类的望远镜和聚焦镜,龚姚尧不断转动使禹周完美出现在镜头中,主持人介绍禹周上台,场下的听众还是反响平平。
禹周却不在意这些,直到他走出幕布,正式站在舞台一角,龚姚尧果然听到了许多人抽气的声音,接着身后学生的议论也传到了他的耳朵——
“他叫什么来着?哇,好帅啊!”
“难得化工界居然有这么优质的帅哥,小说里这种等级的不是金融系就是计算机系呜呜呜……”
龚姚尧得意,禹周又不是小说里的男主角,虽然他的人设真的有些吹牛。
台上的禹周鞠躬,然后接过身边放PPT的工作人员手里的操控笔,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各位化学会院士、主任,化学会会员和远渡重洋来到中华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B大理学院的学生,禹周。”
台下的人又是一阵惊呼,尤其两侧座位上的“观众”,有不少逛微博玩游戏的,多多少少也听过这个名字,难免议论纷纷。
“是那个禹周吗?”
“好像是,我看过他出军爷的图,网名就是周君,是他没错了吧?”
“我的天,他居然也是化工系的吗?”
“你是聋了还是健忘,人家是理学院的。人和人的差距还真是大啊。”
龚姚尧听得心中升起几分自豪,但是又不敢转过去说话,打破现在的氛围。他现在最该做的,就是尽情欣赏演讲台上的禹周。
禹周已经开始了汇报,他们日常整理的混乱不堪的资料,被禹周分门别类系统地分成了多个门科,按照小组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进度和目前取得的成果一一说明。龚姚尧虽然对他口中的许多专业名词不是很明白,可只是单单看着讲台上多束灯光聚集在禹周身上,听着禹周的侃侃而谈,龚姚尧就看出了,禹周比许多之前说得语无伦次的人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尽管龚姚尧坐在阶梯状座位的中排,尽管他的位置是高于禹周的,可他却觉得自己在仰视着禹周,看着面前身材高大胸有成竹的禹周,龚姚尧心中突然生出了许多敬意。
现场很多人最开始赞叹的是禹周的样貌和气度,可是在他不断介绍着仅有四个人的项目做出的实验和数据,以及近期刚刚突破的难关后,全场年轻人的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越来越多的教授副教授眼睛却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