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太子当兄长_作者:程十七(56)

2020-07-29 程十七

    看清她的脸后,齐应弘拧了眉,大步走上前来。

    韩濯缨见已无处可藏,索性扬起脸,笑得明媚:“官爷,真巧啊,在这里看见你。”

    齐应弘双手抱臂:“我说过我姓齐。”

    “齐大人。”

    虚指了一下队伍,齐应弘问:“你怎么在这儿?你知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

    韩濯缨小声道:“我知道啊,皇上要给公主选女傅,我就是来应征的。”

    齐应弘睨视着她,冷面无波:“女傅要会武功。”

    自己前两次在他面前的样子,实在是不像会武的模样。韩濯缨不想横生事端,就垂了头,轻声细语:“我知道啊,我稍微会一点点,就来试试嘛。万一运气好,成了呢。听说会有很多钱。”

    齐应弘神情一滞:“你很缺钱?”

    他回想起自己初见她时的场景,或许她真的没多少银钱。

    韩濯缨轻轻点了点头,随着队伍前进了数步。

    齐应弘正要说话,忽然队首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排在前面的女子中,有人因为携带兵刃被取消资格,又哭又闹。他匆忙上前查看。

    见无暇再顾及她,韩濯缨暗暗松一口气。

    前面的大姐扭头问:“你认识他?”

    韩濯缨“嗯”了一声:“有过两面之缘。”

    总共就这么点交集,再多的就没了。

    因为知道“韩雁鸣”以前就在太子身边做事,她底气十足,也不像先时那般心虚。

    很快轮到了韩濯缨,她轻松通过了检查,和其他女子一起排队,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往前走。

    这是她第一次进宫,殿宇巍峨,辉煌壮观。一行人皆屏息敛声,小心翼翼,被带进偏殿中,按座次坐好。

    女傅的选择不是单纯的只看武艺,而是分成文试和武试两个步骤。

    此刻每个人的面前的案几上都摆放着笔墨纸砚。

    “虽然是教导公主习武,但也不能是大字不识的无知村妇,必须得识文断字。”为首的太监高声道,“这里有几道简单题目,请各位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作答。”

    韩濯缨低头看题目,确实很简单,是《论语》贴经,而且还多是给了上句要填下句。

    这些题目对她而言,并无难度。她很快答了,待一炷香燃尽交了卷。

    一群人在偏殿等候。不多时,就出了结果。简单的《论语》贴经,竟淘汰掉了一大半人。

    偏殿中应召的女子,只剩下了十三个,皆垂手而立。

    忽然一阵脚步声响起,太监迎了上去:“宋女官也来了?”

    “周公公。”这是一个略带冷意的声音,“贵妃娘娘让我来看一看。娘娘说,毕竟是公主身边的人,功夫固然要紧,也不能太粗鲁愚笨,带坏了公主。”

    周公公笑了两声:“娘娘说的在理。通过文试的人都在这里了,这是名单。宋女官请过目。”

    宋女官轻轻“嗯”了一声。

    韩濯缨也同众人一起垂着头,但听这宋女官的声音,隐隐约约颇为熟悉。

    她猛地想起一个人来,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只看见一个眼熟的背影。

    宋女官一身宫装,高挑纤瘦,正低头看着名册,似是察觉到了什么,蓦的转身,朝韩濯缨所在的方向看了过来。

    韩濯缨动作飞快,垂下头。

    但宋女官显然已经看见了她,纤手一指,面无表情:“你,跟我出来一下。”

    韩濯缨出列,随她走出偏殿。

    两人在殿外圆柱后站定。

    韩濯缨行了一礼:“宋女官。”

    对面的宋女官柳眉紧蹙:“你叫我什么?”她才十六七岁,但面容严肃,威仪十足。

    韩濯缨抿了抿唇,换了称呼:“姐姐。”

    这位宋女官不是旁人,正是临西侯府的大小姐宋清兮。

    韩濯缨刚回京时,就是宋大小姐出面,请了一个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导她规矩礼仪。可惜没教多久,就有了身世大白一事。韩濯缨离开侯府,那位嬷嬷则改教宋雁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