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是如何回来的?”
“小姐, 昨夜是萧世子送您回来的。”
“如何送的?”她记得昨夜她都喝醉了。
看来她家小姐完全不记得了啊, 巧儿迟疑片刻,才说道:“萧世子背着您回来的,不过, 小姐放心, 夜里黑灯瞎火的,没人瞧见。”
宋晚清见她脸色有异, 心里预感不好,狐疑问道:“我是不是做了什么丢人的事?”
巧儿重重点头。
“我做了什么事?”
“小姐您当真一点也记不得了?”
宋晚清一脸大事不妙的看她,“到底何事?”
“呃......也没什么, 就是您搂着萧世子脖颈不肯下来,还让他陪着睡。”
“陪......陪.睡?”
宋晚清想起来都觉得丢脸, 拿起脸盆中的巾帕就将脸盖住,哀怨的胡乱抹了两下。
吃早饭的时候, 姚氏一脸喜气的进来。
“清儿, 现下可觉得好些了?头还疼不疼?”
宋晚清摇头, “母亲有何喜事?如此高兴?”
“今儿一早起来, 喜鹊在枝头叫个不停, 听着音儿就觉得高兴。”
姚氏在一旁看着她喝粥, 欲言又止。
“母亲有事就说吧。”她将碗放下,认真听。
“也没什么事, 就是.....想问问昨夜里是怎么回事,为何萧世子将你送回来?”
宋晚清明了,估计姚氏以为她们之间有些什么, 让她觉得亲事有望,看她眼下乌青,想必高兴了一整宿呢。
也难怪她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些日子萧承礼频频示好,又恰巧昨夜送她回来被姚氏看见,于是,就误会了。
“母亲,我昨夜只是应酬喝醉了,与萧世子没什么事。”
姚氏有些失望,“我这些日子看萧世子越发觉得他人不错,知道我有腰疼的毛病,前儿还打发人送了好些珍贵的药材过来呢。我寻思着,就算是亲儿子也未必做得如他体贴。”
宋晚清好笑,“几根珍贵药材就把您给收买了?往常我不也弄了许多珍贵药材给您,也没见您这么夸我啊。”
“那哪儿能一样?萧世子作为一个外人,都如此孝顺我,如何不感动?”
得,母亲的心思已经彻底偏向萧狗蛋那边了,自己多说无益。
......
经过昨夜东城护城河的动静,次日一早上京就传开了,萧世子为讨景阳侯府宋二姑娘欢心,在河岸上点了一千盏灯笼。
昨晚见过那花灯的人纷纷赞叹,那场面比正元节花灯还壮观,萧世子真是大手笔。
众人又不懂了,不是说萧世子闹着要退亲么?怎的事实跟传言不一样?于是有人解惑道:“肯定是宋二姑娘闹着要退亲,之前的说法弄岔了。”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宋二姑娘瞧不上萧世子啊。
就此,传了近两个月的流言立马反转,包括之前景阳侯府传出来的分家不孝之事,也开始有人认为是空穴来风,宋二姑娘如此美丽大方的女子,一看就是聪慧善良的人,怎会做那种忤逆不孝之事?定然是传言有误。
再后来,过得两日,随着景阳侯府爆发出一个大丑闻,众人更加确信宋二姑娘定然清清白白,一切皆是那景阳侯府里头不干净。这不,怎的连向来体面的二房夫人刘氏都开始偷人?想不到啊想不到,光鲜亮丽的景阳侯府门庭里头如此藏污纳垢。啧啧......
宋晚清听到这则消息时,正在吃午饭,她也傻眼,“偷人?被捉奸在床?”
巧儿点头,“正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呢。小姐,难怪上次咱们在药材铺子门口见到二夫人鬼鬼祟祟买落胎药,原来她早就与铺子里的掌柜有私情,听说都好几年啦。”
宋晚清觉得不可思议,她二伯母看起来十分精明的人,且二伯父对她也俯首帖耳,她手中握着景阳侯府中馈大权,可谓是府里头除了宋老夫人之外就数她最威风得意,为何私下里做这样的丑事?恐怕现在景阳侯府乱成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