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开学,冯师延忙着退租、注册和装修,跟尤晏联系断断续续,频率当真缩减,好在还是比普通朋友频繁一点。
中秋前夕,尤晏的包裹到达,冯师延除了拿到止痛片和钙片,还有一盒奶糖。
冯师延掰开一颗送嘴里,发消息:「奶糖好吃。」
YY:「我挑的,那当然」
孩子气的自夸成功让她莞尔。
师延:「中秋回去看巧奶奶吗?」
YY:「嗯」
师延:「十一呢?」
尤晏可能觉察到她的主题,“对方正在输入”的状态闪现两三次。
YY:「校运会留校训练」
师延:「我也刚好有空打扫房子。」
两个长假的见面机会宣告泡汤。
这次,输入状态字样反反复复更久一点。
YY:「校运会刚好光棍节,来H市玩吗」
记忆几乎不用搜索,那个近年兴起的不放假的节日在她这里只有一个标签:
尤晏的生日。 今年光棍节落在星期三, 冯师延早就研究过,两头不靠的日子,请假尴尬。
斟酌着, 她说:“到时再看看。”
尤晏没再回复她,冯师延能想象到。如果面对面聊天, 他会懒懒哦一声, 表示不太满意。
也许他有生日安排, 想邀请她,或者只是顺口一提,冯师延挺想答应, 但还有两个月, 变数太多,她不能开空头支票。
见不着面的沉默容易放大无助,冯师延能感觉到他失望, 但又无法以其他形式安慰。
如果在身边,她还可以抱一抱他。
这次刺探就这么不了了之。
之后又通过两回视频。
第一回 冯师延刚好要下田, 尤晏怕打扰她, 想挂机,冯师延抢先说, 要是怕打扰,她就不会接了。
“不怕泄露科研机密?”
尤晏下午没课, 刚睡醒觉,在书桌前托着脸无聊地问, 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啊到半路才想起用手背挡一下。
梦游般的哈欠成功让冯师延噗嗤出来。
“你好悠闲。”
尤晏晃晃脑袋,像要把困意都甩掉。
镜头朝地面,冯师延给他看下田装备——一双纯黑及膝胶鞋。
这回换成尤晏噗嗤, “时尚。”
冯师延交替踏脚,胶鞋发出鸭叫时的嘎嘎声。
“一般人还穿不上。”
尤晏把手机架桌上,解放双手闲闲喝一口水。
室外太阳不近人情,屏幕花白一阵。
尤晏放下杯子,眉心微蹙,“怎么挑这个时候去,多晒啊。”
冯师延说:“刚好要这个时间点取数据。”
刚才他喝水还想瞟屏幕,脑袋侧着,喉$结滚动明显,像藏着一颗果实诱人采摘。
大热天,冯师延喉咙也像堵上一颗果实,干渴难受。
尤晏问:“人呢?”
手机摄像头没调回来,她的胶鞋时不时出现在边缘。冯师延灵醒换成前置,低于下巴的视角,脸是可人的圆,给后面的阳光剪出一片轮廓,看着像梦里出现的场景。
尤晏也像沉进梦中,思维跳跃,突然说:“看着好像没胖。”
冯师延留意着脚下的路,低头看一眼,笑道:“一年四季会浮动六斤。”
他只是随口一提,后知后觉一般女人会对体重敏$感,但冯师延显然又是“不一般的人”。她不介意,他没踩线,交谈也轻松许多。
冬小麦刚发芽,绿油油的成行的短茬,尤晏连水稻也认不得,类似剑叶状植物在他眼中跟杂草没什么区别。
不过第一次“亲眼”见到面粉的原身,尤晏怀有天然的好奇,问了好些冯师延可能回答过外行许多遍的问题。
冯师延戏称自己是“中级农民”,尤晏挺难理解她为什么选一个搬砖一样汗流浃背的专业,问干这个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