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鸾到是很关切,那些失去房子的百姓如今的住处,毕竟快要过年了,天气又冷,新房盖好还得有一段时间。“那些百姓如今都住在哪里?城内的寺院和道观还在舍粥么?”她也跟着娘家往常去的道观里送了米粮,不算多但也决不算少,当是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陆离笑问:“好好想想,京中那里能有这么多的空房间来安置百姓?”
“寺庙、道观。”阿鸾眼睛一亮,连忙回道。
陆离点了点头,“主要是寺院,道观在京中的规模并不算大,只能收容很少一部分人。”这是陆离出的主意,在他看来寺院占着良田,收容壮年劳动力不说,属于寺庙的田还不上税。就这两点已经很过份了,有那过份贪婪的住持甚至还总忽悠人给佛像塑造金身、捐功德钱什么的,简直就是在光明正大的敛财。
阿鸾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那些寺院确实很富裕。”岂止是富裕,简直富得流油。平常是万民供养,现在到了万民遭难的时候,也该得到佛家的庇佑了。“那这些百姓平日里的吃穿住用怎么办?”遭灾的人数不算小,不说别的,每日里消耗的粮食就是不小的数量。他们各家捐助的毕竟只是一少部分,大多数应该是国家来供应吧。
陆离道:“嗯,已人派送粮去各个寺院了。”至于送到之后够不够,这就不是他能管的了。反正朝廷的粮、布都给了,再有冻饿而死的,那就是寺院方面没有尽心,该负责任的。
阿鸾闻言沉默片刻,还是没忍住的问:“送入寺院的赈灾之物,应该是足额的吧?”平常这些官家老爷们,点长明灯、捐功德钱、修寺拜佛一个个的特别的虔诚,如今应该不会贪污吧。京中受灾的人虽说不少,可对比其余天灾的人数却又少是可怜,就这么点儿钱,都不值得伸一回手。
陆离笑而不语,他的神情很能说明问题,阿鸾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默默舀了块下豆腐入嘴,打算不发表建议了。历朝历代,只要有人为官,总是免不了贪污问题。有人总结说,千里为官只为钱,虽说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至少能代表很大一部分人。这个议题很大,她还是不讨论了。
阿鸾不问,陆离也不打算再说了。到不是他不高兴和妻子谈论朝中政务和人事,实在是这个问题,就不是他现在能管的,也不是现在的他能解决的,说之无益、徒增困扰而已。
此次京城雪灾,处理得很是及时,亡故的人得到安葬、受伤的人得到医治,无有可归的人得到安置,因此临近新年,整个京城依然祥和一片,叫买叫卖声不绝于耳,各个商家也都拿出积攒了一年的上品货物来售卖。永平帝对此次理事的人很满意,正巧临近新年,就很是大方的升官的升官,给钱的给钱,而陆离就是那个即升官又得钱的人。他之前是今科状元,按制入翰林院为从六品的修撰,这一次升了半格,迁至六品的侍读。
陆离受到永平帝的封赏,尤其是他一年之内便升了半格,这在整个大秦官场也不算多见。他的同科、同年、同窗甚至七拐八拐的亲戚都借着年下各家大办宴席之时,抢着来请他赴宴。陆离很是清醒,他谨慎的选择了几个关系着实亲密同窗、同科好友,去赴了宴之外,其余皆推却。临近新年的大多数空闲时间里,他都安安稳稳的宅在家里。阿鸾好奇的问题,陆公子一本正经的道:“我还欠着娘子十二幅美人图和一张屏风,眼看着快过年了,不能欠债欠到明年啊。”
阿鸾冲他皱皱小鼻子,吐嘈道:“不想太招摇就直说,你在家里偷偷兴奋,我也可以当做没看到。”
陆离哈哈大笑,一把抱过娇妻,狼吻了许久,才松手放她离开。
屏风好画,而美人图却不易得,陆离除固定的读书时间外,大多的空闲时间都贡献给了美人图。
阿鸾也有趣,她秋冬两季做了许多套漂亮的衣裙,此时兴致勃勃的翻出自己的各种首饰、绒花,坐于镜前高兴的装扮自己,好当陆离的模特。
“这个芍药不好,穿这身粉紫的掐腰长袄,最好带牡丹。”坐于一侧的陆离,手抚着下巴,十分认真的给妻子提着建议,“最好是那朵姚黄,这样颜色跳跃起来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