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习惯以房子去衡量一切,年收不需要太高,公司平均数字好了,一千三百万,做两年,市区大平层和郊区带泳池的别墅都可以二选一了,而同等职位如果拿国内标准的薪酬,在价格不涨的前提下,买同样的房子,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年。
小伙伴们都和她一样,从听到“一千三百万”这个词儿开始,不知不觉间呼吸就开始急促,心里纷纷计算,一千三百万回到家乡可以买多少大件东西,而在听到“三五千万年收”这一句的时候,大家眼睛内便有熊熊火苗开始燃烧。
上海男生把大家的表情看在眼里,及时补充了一句:“可是有一点,日本的大手企业一般都比较喜欢招应届毕业生,从头培养,所以我们可以留下的机会就眼前这一次,一旦错过,中途再想回来,那成功的几率就非常低了。”
话说到这里,大家不禁纷纷动摇,一门心思回国工作的小伙伴也都不再坚定:“能够留下当然不错,可本社哪又是那么容易留下的地方?我们面试时金子部长的确说过特别优秀者可以留在本社,但这些年,招了那么多管培生,可最终留下来的才几个人?”
“所以说,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才能成为本社一员呢?”
上海男生说:“所以又回到刚刚那个话题上了,按照大家目前的学习进度以及他们目前的培训强度,我们留下来的希望极其渺茫,我们甚至连神户分公司的那批人都比不上。”
也有人说:“可是lee和另外一个前辈不就留下来了吗,还有IT的一个女员工wendy……”
“反正lee和wendy他们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未必做不到。”
“说起lee,我想起来了,这个人听说在营业部混得相当开。我在面试的时候,听大连分公司工作的亲戚说,他本来是有机会去海外事业统括室做小头头的,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去,因为营业部的提成多奖金也多,收入比其他部门多得多。”
“哎,你们说,他年薪能有三千万吗?”
“连升职机会都可以放弃,肯定不止于此吧?”
“我在鱼八看到过他和营业部长一起吃饭时谈笑风生,互相为对方倒酒的样子,人那待遇,不是重臣就是宠臣,三千万远远不止……”
小伙伴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上海男生重重点了点头,像是下定了决心:“想要赢得机会,增加留下的可能,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作者有话要说: 一人前:一人份,独当一面的人
职场歧视part,来自网上吐槽,以及个人体会。。。
经常有小伙伴催促开古言《菩提喜》,时间太久,俺都忘记这个名字是咋来的了。。。。 一场座谈会, 大家意见达成一致,决定明天就去公司找管理部金子。
所有人里面,唯有桃李隐隐觉得不妥, 他们似乎是忘记了,这里是日企, 日企讲究的就是一个服从集体。如果是她自己遇到这种事情, 师父走就走了, 自己遇到问题,就拉下面子,去求别的小组的师父, 请人家顺带着捎上自己一起就好了。
她从小不被家里人当一回事, 磕磕碰碰懵懵懂懂长大的,所以她的世界观就是这种:人家帮你最好,那是情分, 但不帮你才是应该的,才是正常的。家人都未必会对你全心全意, 更何况是外人?如有不满, 当时就应该向本人提出,现在等人家走了, 再跑去找他上头领导诉苦,请他的上司换人, 怎么想都不是妥当的处理方式。再说了,说是请示商量, 这么多人同时一拥而进, 把领导堵在办公室内,看这架势,怎么看都是上访群闹。中国人遇到不平事, 喜欢以这种方式去处理,但日本人未必。
桃李明知不妥,却无法提出反对,这时劝他们不要去找领导,感觉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自己志在IT,将来极有可能选择做IT运维,而他们这些学医药生物的,育药部的培训对他们来说,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实在耽误不起。
更何况,她和上海男生是同乡,因为这份同乡之谊,不论生活还是工作,他都对她帮助良多。刚来日本时,她日语一句不会,但在心里却没把日语当成难题。她以为有共通的汉字,很多语句连蒙加猜都能猜出意思来,那么学起来必然容易。然而,真正开始学起了,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日语难,不是字面的难,语句的暧昧表现和读空气才是真的难,一句话里面动不动就是三个反问,另外还有点像古代的文言文,反正都不说人话。越学越觉得难,越学越觉得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