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豫王府邸的家臣。
皇帝早就歇下了,孤鹜不敢去打扰,等天明之际才禀报给皇帝。
“豫王的人?”元莞扬了扬下颚,落霞的手绕过脖子,给她整理好襟口,她觉得不舒服,自己去整理,顺口道:“来京做什么,可曾惊动了大长公主?”
孤鹜道:“说是替豫王办事,给大长公主送了些礼,人是在城外抓回来的,想必此时大长公主已经知晓了,那您怎么做?”
“知晓又如何,她若来寻朕,朕也好问问是何礼。” 元莞心无畏惧,看着铜镜里自己身上的简单常服,眉眼闪过不羁。
她是皇帝,为何要害怕。
“可曾说是什么样的礼?”
孤鹜回道:“未曾说,只道是一长方木盒,不敢打开来看。”
“一方木盒?”元莞诧异,豫王千里迢迢送礼,必然是重大礼,置于木盒里会是什么?豫王直接送钱?
她疑惑不解,吩咐孤鹜:“再问,朕必须知晓木盒里是何物。”
“是,臣这就去。”孤鹜急忙退下。
一旁给皇帝更衣的落霞闻两人对话后,极为不解,大胆道:“陛下与大长公主之前和解,眼下发生大事了?”
落霞与孤鹜不同,居于后宫,眼见浅了些,担忧陛下又在大长公主手里吃亏。
且之前陛下受伤,大长公主日夜照顾着,情分犹在,也不似作假,她不明白,好端端地又为何同从前一样敌对。
“无事,你看那红梅,还是她送的。”元莞不在意,她喜欢元乔是真,也不愿元乔同豫王牵扯,早日断清为好。
案上的红梅经过一夜,已有些颓靡,放在白瓷瓶里还是很艳丽。她走过去,摸了摸枝丫,认真道:“朕不过是想知晓豫王做些什么罢了。”
落霞不懂政事,干巴巴地站着,也不敢再回话。
昨日出宫玩,今日不能再去了,太后来邀请数次,拖延不得,今日无事,不如去一趟,也好令太后死心。
慈安宫与往日不同,宫门前冷清不少,皇帝入内后,太后身旁的宫人亲自来迎。元莞睨她一眼,也不理睬。
太后虽说无权,宫内一应用度与往日一样,照旧奢华。
两人见面后,太后寒暄几句,皇帝一一都答了,面上恭谨,语气却是散漫,太后冷笑,道:“陛下得了殿前司,想必也是高枕无忧了。”
皇帝不应,谦虚道:“殿前司是太后相让的,不过不能便宜元乔罢了,再者朕除去殿前司外,也无甚权柄,依旧在元乔之下。”
太后从刘家被抄后,就未曾再出过门,并非是伤心刘家的人都不在了,而是心疼自己的权势。需看着皇帝一步步走起来,她才有了机会,虽说皇帝不听话,可到底还是皇帝,待亲政后,比起刘家更为有用。
孰轻孰重,太后掂量得清,眼下不能将皇帝惹了,还需安抚,她笑道:“徐徐图之,方为上策。苏相辅助你,就已很好。眼下元乔手中有兵,你是比不过的,不如安抚武将,与元乔平衡,陛下才有机会。”
安抚武将?元莞没来由地想到秦国公,她装作不知晓,问太后:“如何安抚?”
“朝堂上武将不受重视,不如文臣,陛下若以立皇夫之际,揽之一二,就不怕元乔的侍卫司,压她一头,陛下也可早日亲政。”太后劝道。
又是立皇夫……元莞听得耳朵都生茧了,耐着性子回话:“太后看中何人了?”
“陛下心思我也不知,这些时日以来看中几家小郎君,不如陛下看看。”太后说罢,朝着身旁内侍扬了扬下颚。
内侍捧着几张画轴而来,上面皆有名姓,元莞抽了抽嘴角,虚笑着应了下来,太后果很满意,午后,她带着画离开了。
画上男子皆美貌,不似是武将世家教出的,元莞无甚兴趣,对着画像发怔,思索应对之策。忽而想到元乔,不知她是何反应,急令内侍召元乔入宫。
元乔就在府上,接到旨意后,来得也很快,半个时辰后就入殿。
方一踏入,就瞧见皇帝托腮对着画像发待,双眸无神,有些空洞,她行礼唤道:“陛下。”
元莞醒过神来,揉揉眼睛,拉着元乔的手走至画像前。元乔不耐,抽回自己的手,皇帝不在意,反指着这些眉清目秀的男子画像,都是柳眉星目的模样。
“大长公主觉得这些人如何?”
元乔眼闪过无奈,不知皇帝是何意思:“陛下这是从哪里来的?”
皇帝眼中兴奋,不是喜欢之色,也不是厌恶,就像看笑话一样,让人心中忐忑,秦知尧的事情在前,她不得不提防。
难不成皇帝想通了,给她相看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