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犯上_作者:九皇叔(258)

“她承认又如何,再告知她喜欢你、爱慕你,你又如何做?”元乔淡淡道。

“你怎么知晓她会这么说话?”元莞犯疑,感觉元乔对陆连枝的心思很懂。

元乔微滞,不自然地看向他处:“我猜测罢了。”

“陛下竟很懂女子心思?”元莞望着她,总觉得对面不懂情.事的女子会有朝一日猜测其他女子的心思,有些令人不可置信,她还记得当初齐国侯嫌弃元乔的神色,就差将之比作木头。

每每说到这些事,元乔就无法淡然面对元莞,不自觉道:“你怎地又不正经了。”

“是陛下猜测陆连枝的心思,怎地成我不正经了。”元莞没好气,手中的扇子又扇了扇,觉得对面的人假装正经,虚伪至极。

虚伪至极的人不想同她说这些,将话引回正题:“我令人去查一查,你且等着,若真是陆连枝,我会去找魏国长公主。”

“找她作甚?”元莞不明,罪魁祸首是陆连枝,魏国长公主不过是关心罢了。

元乔道:“她知晓,不会放弃让你离开临安的想法。”

元莞想想也是,她就算想离开临安,也需自己愿意,犯不着旁人来逼迫。

外间的太阳依旧很大,光是看一眼,都觉得刺眼,元乔让她留下,待黄昏的时候再走,她则去见朝臣。

元乔离开,元莞乐得自在,寻一小榻躺着,孤鹜捧了些冰镇的水果来,她吃了几颗,昏昏欲睡,孤鹜退了出去。

垂拱殿内的元乔接见赵原,询问他可曾适应城防营。京内与地方不同,赵原多年未曾回京,不知城防营内竟成一盘散沙,有心调整,却被数次阻拦,险些惹祸上身。

他有苦难言,对皇帝不好直言,若真直言,就是他无能了。

他不说,元乔也知晓,道:“军中之事,将军擅长,若有想法大可直言,无需介怀。”

赵原颔首应是,皇帝宽慰几句后,又退了出去。

城防军的事进展缓慢,虽说在意料之内,可今日魏国长公主一闹,她心也跟着不安。

陆连枝的用心不难看出,不过是想逼走元莞罢了。

虽说无伤大雅,可见她的心思愈发深了,放在政事上,也未必是一手段光明之人。

布苏一事,还需靠着陆家,不好将人赶走,此事倒有些棘手了。

第75章

偏殿的人睡了半个时辰就醒了, 外间的日头还是很大,只得再等等。

元乔忙碌过后,令人送了几本游记过来, 是大宋字体, 写的却是胡人文化与地理, 与陆连枝送她的颇像, 只是用的文字不同。

书页是新的, 翻开去看,字体工整, 循规蹈矩, 可见是翰林翻译出来的。

打发时间的书册,元乔竟也让人去翻译出来,她搁置在一侧,躺在榻上,回想着魏国长公主的话。

她与元乔未曾逾矩,都已令人不安,若真有公告天下的一日,那她二人面对的就不只是魏国长公主一人, 还有朝臣、百姓, 面对的就不是一张嘴。

为帝之际, 不觉得艰难, 如今竟觉得前路难走。她对元乔心思淡了,并无太多的想法,奈何魏国长公主不信, 倒显得她在骗人。

唏嘘不已, 不过幸而当初未曾与陆连枝深交,日久见人心, 她这般的朋友不能再要了。

元乔入殿,就听到长吁短叹的声音,将脚步放轻,就见到小榻上的人愁眉苦脸,想来还在为那件事所困惑。

脚步声叠起,元莞翻身坐了起来,语重心长道:“你的坚持,可能是错的。”

贸然说一句,吓得元乔脚步顿了下来,无奈道:“那你为何不离京?”

“我本是要离京的,你遇袭耽搁了,再者我现在走了,岂非让旁人得意。”元莞气鼓鼓的,想起背后的陆连枝,就觉得一阵厌烦。就算她曾经痴心妄想得到元乔,也是光明正大地去讨好她,哪会背后使阴招的。

她带着些稚气,令元乔好笑,“嗯,我近日里查了旧事,刘谨行是将你买来的。”

“买来的”元莞陡然一惊,又见元乔神色不似说笑,登时打起精神,“何处买来的?”

“襁褓中的婴儿从牙婆手中买不大可能,多半是……”元乔顿了顿,扫了一眼榻前的位置,元莞忍气吞声地给她让了一半的位置,她这才道:“多半是你父母或者亲眷所卖。”

刘谨行死了,不大好查,元乔令人暗访,过去三四年才有所获,只是依旧没有什么可用线索。

被父母所卖……元莞先是愣了,而后唇角扬起讽刺的笑来:“陛下查之无益,不如随风散去。”

元乔也未曾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刘家霸道,只当是他抢来的,细细查过后,才知是从一人手中买来的。她看着元莞不想再提的态度,也不好多言,道:“你若想知晓,就去问陈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