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_作者:夜幕下的九尾(416)

2020-10-03 夜幕下的九尾

他这么一说,员工们都明白了。

意思无非是,愿意花钱买那些书的,并不是为了那些文字,大概买了书都不会看里面的内容。

人家那样做,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欧像送钱。

一个想要收钱,一个想要送钱,商品就是沟通他们的渠道。

至于商品是什么,质量好不好,两边都不会在意。

那些消费者们,消费的是方浩的颜,不是他的作品。

作品本身没任何价值。

它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让那些消费者们有了一个可以给方浩送钱的渠道。

盗版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作用。

方浩没有那样的疑惑,他一直对自己都有着很准的定位。

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这样的电子书,一个人可以购买很多册吗?

如果一个人只能够购买一册,那还是算了,他知道那个销售量不会太可观。

从诗集这边来看,也就是几万册的样子。

如果可以购买很多册,他觉得,这个可以弄。

“可以的,”柳青道,“可以跟数字唱片一样,一个账号购买几千张都没有问题。”

方浩当时就做出了决定:“这个可以搞。我们就应该支持高科技,全面数字化,提升环保意识,杜绝纸张浪费。”说做就做。

那一场庆功宴之后,浩然文化传播公司就开始了方浩第一个数字产品的制作。

不是电子书,而是音频作品。

方浩亲自献声,朗诵他《青春的哀与愁》诗集里面的作品。

按照道理来讲,用手机就可以玩成这样的工作。

反正就是卖个人气,又不是卖那里面的内容。

但是,方浩好歹还是要一点脸,为了这个,还专门的学习了一下诗歌朗诵。

多标准那是不可能的,他没有那个耐心来学,而且有那个耐心也未必能够学得会。

至少要有那么一个样子。

声音的录制也不是用手机来录制的,而是租用了专门的录音棚去录制。

还请了专门的监制人来监制,另外请了一个播音老师来纠正他不标准的普通发。

这一录制,花掉了他三天的时间,有一些内容重复的录制了多次。

结束录制之后,后期的工作就甩给专业的人员,方浩又离开了鹏城,参加《青春的足迹》最后一个录制点的录制。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6月。

方浩离开机场的时候,又遭遇到了一次大规模的接机活动。

这一次没有宝马车队的应援,但是应援人数众多,规模比上一次的更大。

不过钱没有花多少。

后援会粉丝群只是众筹了几万块钱,就搞定了这件事情。

接机的粉丝没有再请专门的接机演员,就由几个后援会成员带头,其余的都是她们在当地找的路人粉。

众筹的钱主要是做一些应援的牌子,用来发给路人的宣传方浩的宣传单,还有那些路人粉们的饮料,去机场的来回车费。

另外就是请了几个专门的录制视频以及拍照的人。

这个东西专业的人做出来的要更好看一些,花一点钱还是值得的。

几万块钱,能够动用那么多人来一场山呼海啸的接机活动,可以说得上是很便宜了。

继续动用了安保人员,还是由节目组负责安保费用。

方浩现在提出这样的要求比较的理直气壮。

以他对这个节目收视率的贡献,提出这样的要求完全是合理的。

他参加这个节目,汉绅男装可是付了1000多万的赞助费。

而他自己得到的酬劳只有10万块钱,还得要自己掏路费。

节目将他带火了,但是他也提升了节目的点播率,给这个节目带来了比较大的利益。

自己得到的只有那么一点酬劳,另外提出一些要求,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盛天歌、吴轩和曲婉儿这三个,对节目的贡献没有那么大,收到的酬劳比方浩要多出很多,每一次过来都需要节目组安排安保人士。

对比起来,方浩已经算得上是不那么折腾的了,他也只是最后几次才那样做。

节目组出这个钱,还是出得甘心一点。

这一个点的节目录制完,这一季的《青春的足迹》就全部录制完了。

这也使得这最后一个点的节目录制有了那么一点离情别绪。

别的人可能只是逢场作戏,池姣心里却是真的生出了很多不舍。

别的都舍得,舍不得的是方浩。

节目都要录制完了,她和方浩之间的一些小问题还没有解决,两个人从好朋友直接变成了路人,她还是有一些不能接受。

在一起录制节目都没有将这问题给解决,以后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怎么来解决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