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求口罩的,一上微博很多艾特他求助的,还基本上都是医院。
现实中每天都有大量的电话打过来,还很多都是得罪不起的。
杨均那边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加班加点弄出来的一天500万个口罩的产能,听起来很了不起,走出华夏国门,可以碾压任何一个国家的口罩产能。
但是对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来说,面临着这么大的一场疫情,无异于杯水车薪。
他的这家口罩厂吸引了太多的关注。
每天都必须要拒绝很多的请求——不是舍不得,而是真的生产不了那么多。
这多少都会得罪一些人。
金山矿业的那些股东们打电话来要口罩,方浩得到了顾牧的建议,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每一家都捐赠了100万个。
——依然是免费捐赠的。
既然已经决定了,这一段时间生产的口罩都免费捐赠出来,那就只能继续。
反正卖也卖不了多少钱,坏了自己的信誉,损失的更大。
满足那些股东的需求,就消耗掉了浩气口罩厂几天的才能。顾牧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向浩气口罩厂下单了九千万个口罩,不过那些口罩多半都已经运到了国外,到了非洲的各个工厂那里。
只有一小部分在国内,也都去了金山投资公司旗下的那些关联企业。
他这边倒是不缺乏口罩。
何况在过年之前有以最快的速度收购了一家口罩厂,产能虽然比不上浩气口罩厂,不过一天也能够生产100万个一次性防病毒口罩。
就算再缺乏口罩,也不会缺乏自家人的。
金山投资公司每天也都会捐赠口罩出去,主要是捐给各地的一线防疫人员。
——都是一次性防病毒口罩,医护人员用不了,也只能够给基层来用。
这一场疫情,如果没有基层的严格管理,那是怎么都不可能控制得住的。
14亿人口,如果不严厉控制起来的话,病毒一旦大规模的流动,就会击穿全国的医疗系统,整个社会都会崩塌。
——后来那些发达国家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些发达国家有着更好的医疗系统,有着更丰富的生活物资,就因为没有办法控制人员的流动,结果弄成那个逼样。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那个灾难可想而知。
顾牧靠着他巨额的财富和世家三代的老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位,抗压力的能力更强一些,可以抗住一些要口罩的要求。
方浩只是一个流量明星,谈不上什么社会地位,对于很多的要求,没有办法拒绝。
偏偏他的那个口罩厂又是行业的龙头企业,看过来的目光太多了,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他有时候都委屈的想哭——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明明是在做好事,将口罩都无偿的捐助出去,为什么还要承受这么多的压力?
对于他这样的疑惑,柳青也只能够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来解释。
当然不是他做错了什么,而是他不该拥有这么一家做成了行业龙头的口罩厂。
没事的时候,没谁会关注,一旦发生的事情,全国的目光都吸过来了。
何况方浩在网上又是那么的高调,给这里捐赠,给那里捐赠。
高调能够给他这个流量明星带来很大的收益,但是,伴之而来的麻烦也不会少。
说实在的,这一场免费捐赠秀,方浩并没有亏本。
他的电子书《非洲见闻录》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了四亿多,这是一个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大可能打破的记录。
给方浩带来的收入远远的超过了他免费捐赠的那些口罩的价值。
而销售见长的可不只是一本《非洲见闻录》,另外几本电子书的销售额在这一场慈善秀之后都有了大幅度的增涨。
这就是大众对他捐赠口罩,这种慈善行为作出的回报。
至于个人口碑带来的后期收益,更是无法计算。
虽然因为口罩的问题得罪了一些人,但是也交好了一些人,总的来看,还是值得的。
只是方浩为了有一个更好的休息,晚上都得将手机给关机,这样才不会半夜被吵醒。
手机关机的还不只是他一个,还包括了叶雯雯、郭苗苗,甚至还包括了曲婉儿。
——方浩那些私人的秘密,也只是对大众来讲是一个秘密,对一些有些人来讲,那真的不是秘密。
虽然感觉挺头痛的,但是也没有办法。
初八以后,越来越多的口罩厂开始开工,产能每一天都在提升,方浩这边的压力也在逐渐的减轻。
这个时候社会上最关注的一件事情就是江城那边捐赠的那些医疗物资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