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安的思路被打断,不耐地皱眉,“让你爸加。”
“好。”林筝听话地点头,随即笑着问她,“我三个月零六天没见到我爸了,他什么时候回来?发微信会看吗?还是需要先打电话说明一下?”
冯海安翻看资料的动作顿了下,抬起头,放缓了声音,“你说的这个顾老师是你们班主任?”
林筝,“嗯。”她的笑干净的没有任何破绽。
“这个老师怎么样?”
“很好。”
“很好是人好,还是教学能力强?”
“都很好。”
“那就好。”
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两人一时相对无声,气氛莫名尴尬。
冯海安放下资料,提起了最初的话题,“家长群怎么加?你跟我说一下,我一会儿加。”
林筝从口袋掏出个皱巴巴的二维码,“这是家长群的二维码,扫码就可以加。”
二维码是放学时林筝专门去学校打印部打的,她不知道能不能排上用场,左右不过是耐不住心里那点希望。
现在看来,这做法虽然有点自作多情,但好歹也不算完全白费。
“给我吧。”冯海安说。
林筝走过去,下意识想递到冯海安手里,目光对上她冷淡的表情时转手放在了茶几上。
冯海安已经伸出的手僵在半空,表情明显怔了下,但看林筝的脸笑容又没读不出什么异样。
冯海安动动嘴唇,想说点什么,还没发出声就听到林筝先她一步说:“妈,我去写作业了啊,你忙。”
你忙,多生疏的用词。
冯海安点点头,“去吧。”
林筝提著书包,大跨步朝自己房间走。
冯海安望着她轻快的步子,心底慢慢涌起一股酸意。
这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现在竟然陌生到这种程度,如果……冯海安心疼地目光突然沉下,快速拿起资料继续翻看,好像刚才的恻隐之心只是一瞬间的假象。
另一边,林筝进房间后靠在门板上发呆。
她早上走得急,窗帘没拉,这会儿房间里没有光,很冷,她回忆着冯海安刚才冷淡的表情,很难过。
只是一个多月没见面而已,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和自己母亲交流,明明每次写作文,她脑子里都用不完的词,怎么到了最亲近的人跟前,反而连最基本的寒暄都不会?
林筝提著书包走到窗前,将窗帘一把拉开。
夕阳的余晖挂在天边,暖融融的,照得眼睛有些疼。
林筝抬起手,掌心贴着玻璃窗,窗上的冰凉渐渐透支着她身体里的温度。
时间走到七点,林筝开始写作业。
今天作业很少,加上预习也只用了一个半小时。
林筝整理好书包,小心翼翼地垫起脚走到房门口,耳朵贴着门板听声儿。
外面静悄悄的。
林筝怕出去吵到冯海安索性窝在房间里开起了无声直播——写字。
林筝的书法曾受名家指点,算是年轻一辈里的翘楚,她自己起初对书法其实没太多感情,而且当时已经学了古筝。
教林筝古筝的是音乐学院很有名望的老教授,私下和蔼慈祥,涉及到专业就会变得非常严格,她每天要花很多时间练习,遇到比赛就更是争分夺秒,如果再加一个书法相当于占用了她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太辛苦,可再多辛苦也敌不过冯海安喜欢。
那时小小的林筝虽然任性,却也懂得感情里的双向,既然冯海安喜欢,那她就坚持一下好了,没关系。
后来熬过来就变成习惯,即使在备战中考的紧要关头林筝也没有放松练习,不过,这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日渐精进的书法总能让她在直播里收到许多赞赏。
8点正是闲暇时候,林筝上去没一会儿,就有不少人过来围观,体测八百米也在。
林筝不知道怎么了,看到体侧八百米就想起她那天的‘不要哭’,她总能看透自己的不开心,好像……过去一年半,只要自己上线,她都在。
她是除了老师和朋友之外,陪伴自己最多的人。
“我妈妈今天在家。”林筝在公屏打字,然后默不作声地等着什么。
她自己对此没有意识,看到有人催促开始才反应过来,慢吞吞地收回了还放在键盘上的手。
她和这些人素未谋面,根本没必要和他们说自己的家事,可不知怎么的,看到体测八百米,林筝就想和她说,想让她知道自己今天不是一个人在家。
“那就好。”体测八百米回复。
林筝心里一暖,提笔抄起了今天新学的课文《沁园春·雪》。
小楷练心,林筝一静下来就没了时间观念,慢慢长大的她喜欢沉浸在墨香里,和外界‘失去联系’的安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