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别去曹县,那个地方可乱了。”
盈袖有些着急,她本不愿将自己经历的万般不堪告诉大哥,可陈砚松这是什么意思,把大哥安插在曹县,这不是坑人么。
女孩细思了片刻,把登仙台之事、左良傅如何筹谋,以及陈高二人如何在曹县闹翻天的事全都说给哥哥听。
说到柔光的时候,她又掉泪了,不知不觉,柔光已经没了快两个月……
“这可真够惊心动魄的。”
梅濂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他瞧见小妹哭得难受,忙从怀里掏出帕子,替盈袖擦泪,叹了口气,摇头道:
“你嫂子以前教了我一句诗,叫“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谁都难免,你也别太伤心了。哎,曹县的水果然深,聪明的人嗅着味儿,就会趁着城门封了前早早离开,譬如那个皇商李少。北疆毗邻越国,乃军事和榷场重地,内里各方势力混杂,可陈南淮和高县令闹这么大,按理说,荣国公等人早该率兵先镇压着,别激起民变,可哪方军队都没动,可见这高县令平日里为虎作伥惯了,谁都不想理这烂摊子。
左大人这手的确漂亮,不仅给曹县换了层皮,还摸清了地方势力,是个厉害人物啊。这事若细细算,牵扯的人太多了,想来王爷会冷处理此事,必要时拉一些山贼当替死鬼,暂时不会与左大人明着干,哎,我同你说这些事作甚,你一个小女娃娃,又不懂,何苦掺和进来。”
“我又没想掺和,还不是因为我,我是陈砚松的女儿……”
盈袖颇有些委屈,低着头,搓着衣角。
“你都知道了啊。”
梅濂淡淡一笑,面上并无多大的波澜。
“哥,我当年到底怎么丢的?”
盈袖忙问。
这才是她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先不急。”
梅濂摆摆手,笑道:“这事牵扯到你和南淮的身世,最好咱们两家坐下了,慢慢说。”
说到这儿,梅濂看向盈袖,仔细地打量妹妹,低声问:“那日陈南淮伤了你,你身上好了么?”
“原来你还记得我呢。”
盈袖撇撇嘴,撒娇:“早都好啦,就是小腹上的疤怕是消除不了,真讨厌。”
“没事,这疤以后除了夫君,谁都见不到,不打紧的。”
梅濂笑着劝。
他是男人,知道妹妹伤在那个地方,少不得要脱了她的衣裳治。
“袖儿,左大人有没有欺负过你?”
“啊。”
盈袖怔住了。
女孩俏脸微红,耳朵也发着热,不由得低下头,磕磕巴巴地替左良傅遮掩。
“这倒没有,他让慈云庵的竹灯给我治伤的。这个人吧,特别狠毒,心硬如铁,可还是要点脸,并没有对我动手动脚,就是嘴上稍稍有些轻浮。不像陈南淮,哥哥你知道么,柔光死后,他和那个百善把我逼得去酒楼卖笑,还趁我喝醉了欺负我。幸好左大人及时赶到,没让他得手,我,我简直恨死他了。”
“这样啊。”
梅濂是经历过人事的,况且这孩子是他一手拉扯大的,话里几分真假,他自然能分明的。
从前在南方,是有很多人追求她,可她小孩心性,对情爱只是懵懂。如今不一样了,她提起左良傅时候,嘴上虽骂着,但会脸红,说话还会不自觉地维护,分明就是情窦初开。而那位左大人,也在第一时间派人给袖儿送接风礼,这两个人怕是……
不知为何,梅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酸酸的,仿佛自己辛辛苦苦栽了颗嫩嫩的小白菜,到头来被头野猪给拱了。
“袖儿,哥哥给你说个道理,你仔细听着。”
“好。”
盈袖忙点头。
大哥经历了太多事,亦在衙门摸爬滚打了多年,早都没了少年郎的张扬,说话温温吞吞的,却总能一针见血。
“你不喜欢南淮,哥哥知道。”
梅濂叹了口气,柔声道:“可你要记住,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譬如今天,你就不该对他吊着脸子,这么多人在呢,他面上多下不来。
在曹县,你完全可以顺着他,用好听的话哄骗他几句,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能过得去,也不会生出后面酒楼的事,更不会被他戏弄,他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你退一步,他看在陈老爷面子上,会给你将柔光小师父的后事办好。
你这孩子真是一根筋,怎么能去酒楼那种地方呢?哥哥不止一次教你,哪怕再难,有些事就是做不得,这是底线,你不能由着性子胡来,万一出个什么事,得意的只有陈南淮和陆令容,谁心疼你呢?”
“那,那我没法子了嘛。”
盈袖委屈的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