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袖轻咬着下唇,老娘白氏病重,全靠人参吊着,这些年把哥哥熬了个山穷水尽。这不,天一寒,病又重了,大哥不得不出去做苦力,盼着在年前挣些钱,买点参须子,给老娘吊命。
“不是。”
如意娘食指刮了下盈袖的鼻梁,凑近了,笑道:
“好姑娘,也该是你的运气来了。你猜怎地,咱们桃溪乡隶属云州,十八前的云州被敌国蛮子攻占,十分不太平,到处都是悍匪和贼兵。有个姓陈的行商押着一批茶丝路过这儿,被兵匪盯上,非但将货物洗劫一空,人也要杀死。那陈姓行商身受重伤,倒在路边,被咱爹救了回去。陈商人养了好些日子的伤,临走前跪下,说以后一定要报救命大恩。咱爹救人不图报,便随口开了句玩笑,那便结成儿女亲家罢。”
盈袖听得心突突直跳:“怎么从来没听哥哥说起过这事?”
如意娘笑道:“后来你哥哥不是伤了人出逃了么,年代又隔得远,就忘了。咱们没将这事当真,可那姓陈的商人却上了心,多年来一直找寻恩人,还让家里的护卫不定时地过来打听,这不,咱家前不久刚回来,那陈老爷立马就知道了,立马着人请你哥哥去洛阳城商议你和他家公子的亲事。”
如意娘眉眼皆是笑:“真真好运道,那陈老爷居然是云州的首富,还做着盐铁的官,生意遍及大江南北,财比石崇邓通。他家就一个公子,你哥前儿托人捎回来信,说见了陈家少爷,他只比你大一岁,模样生的极是俊美,言行温文尔雅,多少富家高门小姐看上了他呢。他还没娶正妻,说是先抬一门良妾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放心,我肯定会完完整整写完的
——
1.架空,谢绝考据以及攻击谩骂。
2.文案是作者根据前三章内容写的,本文只有一个主角,女主盈袖,这是她,和他们她们的故事
2.我的完结文《晚冬》《媚骨生香》《烬欢》
3.求个作收~
4.李清照的词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为了引盈袖的名,我把顺序调整了下
————
我的下本文
————
古言:《念奴娇》,求个预收
念浓忘了自己是哪年生人
刚被阿爹卖入脏地界儿时,好像宣统皇帝退位了
她是秦淮岸最出名的头牌
吴侬软语,媚眼勾魂
与军阀老爷调过情
也与名媛小姐打过牌
半世飘零,犹如浮萍
好不容易要嫁给孙司令当五姨太,福还没来得及享,就魂穿到古代了
在古代,她是丞相家的嫡女,正与王爷成亲
洞房花烛夜,念稚掀开盖头,看着绣床边坐着的俊美少年,挑眉一笑,问:
“小弟弟,你多大了?”
两个时辰后,念浓扭头,看着身边的少年,虚弱地感慨:
“不愧是古代,贵族小孩儿就跟打了激素似得,发育的可真TM好……”
楚王:本王的王妃娇媚可人,还很有趣儿。她会弹琵琶唱曲儿,会说暖心话,打马吊睥睨四方,从未遇敌手……可有时候,她也很怪,下雨了她跟着哭,好像有很多心事,却不与本王说。本王心疼她,想造一座大金屋,一辈子宠着她。
——
虽然放了《念奴娇》预收,但下本好想写那本妖精文《灯不灭》,也求个预收~听见大嫂的这番话,盈袖低下头,慢悠悠地挪到灶堂跟前,盯着火红的碳火,品着发上的雪慢慢融化,寒气一分分渗入骨子里。
果然是做妾。
因着当年的恩情,陈家必定会出重金酬谢,肯定是哥哥想要更长远的得利,借当年的这句戏言,硬着头皮去陈家攀高枝儿了。
“还没到过年给您磕头斟酒,您倒先喝醉了。”
盈袖垂眸,嗤笑了声:“以前总听您讲,那起高门强户为了地位永固,往往选择强强联姻,陈家既然是云州首富,即便要娶良妾,怎么可能会要一个当过土匪的贫家女。”
“又不是正头奶奶,妾室嘛,不拘什么门第,只要身家清白,品貌端庄即可。”
见盈袖没言语,紧紧抿着唇,眼里似有泪光,如意娘晓得自己冒失了,凑近了几分,笑着问:“妹妹恼了?”
盈袖背转过身子。
“瞧我,嘴上也没个把门儿的。”
如意娘打了下自己的嘴,见盈袖不搭理她,妇人面上讪讪的,便开始干活,她从瓮里舀出些水,把带着沙砾的粗盐融了,又把新买的豆腐洗净切块,与剁碎小葱拌在一起,淋上盐水,笑道:
“你是我亲自教养长大的,不是嫂子夸口,你的才貌不比那些王侯贵女差,我自然是舍不得你当别人的妾,可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你瞧瞧我,每日家为炒米油盐操心,没有子嗣,受了多少闲气。再说了,咱们而今是小老百姓,守着一亩三分田过日子,说不准哪日有个水涝旱荒的,那就是灭顶之灾,更别提田地若被富商大户侵夺,你登时就沦为人家的佃户奴婢,生死全凭主人发落。你这孩子可怜,没有住过雕梁画栋,从没有享受过金奴银婢的伺候,便把夫妻二字看得重,殊不知宁为侯门妾,不当寒门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