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白月光另有其人_作者:愿只愿迢迢(107)

2020-11-13 愿只愿迢迢

史老太傅惊疑不定道“皇后自小对圣上情根深种,皇后与圣上的夫妻之情民间也多有传颂,那画……”

怎会有假。

但最后四字,史老太傅说不出口了。

段楚秋替史老太傅说了“圣上与国舅宛若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画中人是圣上还是国舅,如今谁能言清!”

史老太傅还想说什么,随着他出城居住的小厮领了大夫来。

二人便噤了声。

大夫替段楚秋诊脉,半响后道“姑娘脉象紊乱,血脉时而倒流时而停滞,是中毒之象!”

史老太傅闻言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而侧面的也印证了段楚秋今夜所言是有真话的。

史老太傅再顾不上段楚秋,让其好生歇息调整,便让小厮驾车马进城,一路顺着柳安大道入了宫城,跪在了谢昀面前。

谢昀听完史老太傅叙述冷笑道“老师年纪大了,凭一人之言如此莽撞,朕亲眼所见之事还能有假?”

史老太傅道“禀圣上,有言是‘无风不起浪’,今夜老臣能听得这流言,明日便有其他人听得这流言。”

谢昀道“谣言止于智者。”

史老太傅道“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君自宽!”

“放肆!”谢昀一掌拍在龙案上。

史老太傅却并不惧,在滚滚君威下慢慢挺直了腰背“皇后已逝,死者为大逝者安息,可这流言若止不住皇后如何安息。先帝曾言,君与臣臣与民见同一事想法却大相径庭,君之所想不一定全对,民之所想不一定全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故而先帝打开了百姓的嘴。时至今日便见弊端,百姓分不清何事能议何事不能议,皇后乃一国之母,怎能由百姓妄议!国舅了却君王天下事,又如何能让百姓毁了英雄身后名!”

谢昀看着史老太傅,皮笑肉不笑道“老师到底想说什么?”

“皇后为圣上为大梁千里迢迢从京都往郦城,国舅爷当年临危受命保下边疆数城。”史老太傅道“二者都是大梁之英雄,老臣请圣上提早应对流言。”

谢昀看着他,知道史老太傅话里藏话。

果然,等不来谢昀询问,史老太傅便干脆道“诚如圣上所言,谣言止于智者,若流言传开,让大梁上下见到皇后那副画像便可轻易破局。”

谢昀慢慢笑了。

这朝堂,这天下又有哪里是能坦荡畅言的。

谢昀想到了雁回,那日被拆穿了画中人,倒是理直气壮。

谢昀烦躁地让人强行将史老太傅拘于宫中,又分了两拨人离了宫,一拨人灭段楚秋的口,一拨人去寻不识字的雁回和国舅爷。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支持,鞠躬。当史老太傅入宫时,

便已想过谢昀有可能会将他拘下。于是入宫门前便让随行的小厮给兵部尚书递了话,若史老太傅两个时辰后未从宫中回来,便让尚书带着家将往将军府去。

兵部尚书姓史单字金,

正是史老太傅之子。

段楚秋说的是真也好是假也罢,

史老太傅自觉忠心大梁忠心朝廷,皇后与国舅爷假死一事非同小可,他就算拼了一身老命将全家搭进去也得把这事闹明白。

若为假,

则以事实让天下人住口,若为真,则让罪者伏诛以警天下。

宵禁未过,雁回与国舅爷还有星河并未在将军府逗留太久。他们也知在将军府待得越久便越是危险,至于太后,

他们也只能于皇家寺庙后山远远望一眼罢了。

天际微亮,

路上行人寥寥,三人准备出城。

路经将军府,

却见史金带着尚书府的家将堵在了将军府门前。

三人皆是一愣,国舅爷注意着雁回神情,看她面露担忧,便抚了抚她的发道“若是担心,我去瞧瞧。”

“不必。”雁回垂眸,

虽说史尚书这时候带着家将往将军府去,

看上去算不得什么好事,但具体如何,

还得静观其变。

国舅爷拧着眉看着史金,

将军府的门开了,雁大将军亲自将众人带进了府邸,将军府门房左右望着,

这才退后掩上。

星河瞅着自己的两位主子问道“主子,这城还出吗?”

“出。”雁回答得决然。

三人身上都有谢昀为其准备的文牒,守城的将士见这文牒,压低声音道“三位贵人,有人正等着您们。”

京郊三里外。

朱公公可算是等到了他们。

传谢昀口谕,朱公公对着国舅爷,将谢昀的口吻学了个十足,道“舅舅这些年竟是混的连白纸黑字都看不明白了。”

国舅爷“……”

他这才将书信的遭遇与朱公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