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是一桩好姻缘,安庆长公主的儿子乃是她与永宁侯所生的嫡子,早早被封为世子。
跟沈如娇一样,满城有适婚女儿的人家就没有不想往小侯爷怀里钻的。
沈家和永宁侯府联姻,可谓是门当户对锦上添花的好亲事。
定亲的消息一传出来,惹得无数贵女和郎君公子的心碎一地。
若是顺利,沈如娇今日原本是该与永宁侯世子成婚的。
谁知天有不测,三年前沈如娇刚过了十六岁生辰,与世子的订完亲,还没过一个月,沈国公夫妇外出时马车不慎坠入悬崖,双双殒命山间,尸骨无存。
沈国公膝下嫡出的一双儿女,女儿沈如娇自不必说,儿子沈明煜却是个体弱多病的。
因沈国公走的突然,也没来得及立下世子,加上沈家老太太又是个偏疼小儿子的糊涂人,不知打哪儿传出消息来说沈家的爵位要落到二房的头上。
原本国公府嫡女的沈如娇身份顿时尴尬起来,安庆长公主可不愿意儿子娶个毫无助力的儿媳妇。
这便生了退婚之意。
哪成想,婚还没退,小侯爷与人结伴游玩,一时失足摔下了马。
恰巧摔断了脖子,当场毙命。
安庆长公主就这么一个儿子,整日里疼得跟眼珠子似的,一下子没了整个人都发了狂。
认定了是沈如娇命里带煞克死了她的宝贝儿子,安庆长公主说沈如娇头一个月里克死自己的双亲不算,这还没过多久又害死了她的儿子。
安庆长公主直接带了人冲进沈家,要沈如娇抱着儿子的牌位入门。入门之后这辈子在白云山的法如寺中青灯古佛过一辈子,给她的儿子守寡。
沈如娇从前为了她娘的体面,装了十几年的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如今爹娘双双离世,她满心哀痛无处宣泄,加上家中的祖母和二叔居然不顾她爹娘尸骨未寒就露出了吃人的嘴脸,更是让她深恶痛绝。
沈如娇正心灰意冷又满腔无处宣泄的恨意,又撞上长公主的跋扈无礼,哪儿还有力气去维持所谓闺秀的端庄和贵女的体面?
直接给安庆长公主吃了闭门羹。
安庆长公主一怒之下,便四处散播沈如娇八字硬,是天煞孤星,注定守寡的命。
这下,原本炽手可热的沈家大姑娘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
且不说这谣言里头有几分真假,就是这沈大姑娘再好再优秀,谁家也没有嫌自己日子过得太平去得罪安庆长公主的。
今上可就这么一个亲姐姐,安庆长公主但凡有求,今上几乎必应允。
得罪了安庆长公主,自家爷们儿子的前程还要不要?
只为了娶个贤媳?
满盛京的好姑娘都死绝了不成?
因此,沈如娇的婚事从天上掉到谷底,再无一人问津。
起先沈如娇也没动招赘的心思,整日里只跟祖母和二房的人为了沈家的家业和母亲留下的铺子田庄斗智斗勇,都已经耗费了她大半的精力。
直到圣上的旨意下来,她哥哥沈明煜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之后,沈如娇才能再祖母和二叔的压迫之下喘上一口气。
她在祠堂里头坐了一夜,下了决心招赘。
尽管没人提及,但沈如娇知道爹娘离世的事情透露着她说不清摸不着的诡谲。
别的不好说,就说她家的车夫是老手了,驾车一向稳如平地。爹娘去的是外祖家所在的湖州,沿途皆是平川,又如何会出现在离湖州相隔甚远又截然相反的西北的晋州???
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但沈如娇一个深闺女子所能查到的线索极为有限。
而沈明煜刚刚继承了爵位又旧疾复发,整个人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才好容易缓过来。
沈如娇在祠堂里看着爹娘的牌位想了一整夜,祖母偏心,二叔又是狼子野心,倘若哥哥真有个万一,爹娘的死因就再无真相大白之日。而且她听闻祖母有意想等她的孝期一过,就要将她打发回云州老家,去给云州刺史做填房。
到那时候,只怕她就再也身不由己了。
横竖她的婚事已经没了指望,倒不如招赘一个上门女婿。
早早诞下一子过继给哥哥,立下世子之位,如此一来既能绝了二房的心思,也能继续名正言顺地以沈家大小姐的身份行事。
沈如娇相信,早晚有一天,她一定能查到父母当日坠落山崖的真相。
只是没想到……
她沈如娇还有被人逃婚的一天!
既是招赘,自然招不到富家子弟,沈如娇特地从今年来赶考的一众寒门学子之中挑中了郑宥之。
郑宥之其人学问一般,虽然只考了一个三甲同进士出身,但其相貌却是之举子之中一等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