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常照顾她的感受,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从身到心都把她捧在手心。她最后放心的把自己交给他。
当所有感官积累到最高峰时,她真的非常快乐。那是从未有过的感受,只觉得自己像身在云端,快乐的像飞起来。
突然觉得这个男人好可爱,宁愿辛苦忍着,也不想随随便便。
难道不是女生更重视仪式感和场合这种事吗?
在他们这里,正好反过来。
他值得她的爱。
作者有话要说: 事情一步步来~
根据情况,慢慢调整。如果实在不行,后续有些章节可能会在其他地方补上详细版。这本小说如果没有对应的情节,我会不满意。恋爱不应该被这种审核弄得什么也没有。五月底, 宋瑾在实验室做实验。
休息间突然传来一声惊呼,“我的天啊!怎么这么多?!”
“果然不是一般人,我怎么有种答辩的时候会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不祥预感啊?”
“明年我答辩还是不要找庄教授了吧, 这也太可怕了。我的妈,以我的水平,我估计得立刻卷铺盖回去!”
“简直不是人啊!当他的学生既幸福又压力山大吧?”
“等等, 庄教授给我的电子版论文里的修改批注时间最晚有凌晨两点。为什么聪明的人还这么努力啊?活该别人28岁就是教授!”
“……”
休息室此起彼伏的声音。
宋瑾做完手上的实验,去休息室看了眼,“发生什么了?”
郑馨月走过来, 把手上的文件递过去,“宋老师, 你看看徐师兄收到的论文评审意见。这份是庄辰教授的, 这些是其他答辩委员给的。”
刚才他们让师兄把评审意见都打印出来了, 这样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宋瑾看了下,庄辰给的评审意见有满满五张A4纸, 密密麻麻的字,上百条评审意见。另外六个答辩委一般只有一张, 最多不到两张纸。
宋瑾大概扫了眼庄辰的评审意见,很震撼,就连论文里哪一页哪个图中的单位备注有问题都指出来了, 更不要提里面写的很多关于研究结果和方向上的一些讨论。
从单个错误,以及这个课题还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事无巨细。
这必须是把论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全部看完才能做到的。应该是除了写这份论文的人之外, 另外一个用心对待这份论文的人。
其实这份论文宋瑾看过,给出过修改意见,但是她看得比较粗略,从大方向上提了一些意见, 书写细节交给学生们自己检查。
就算如此,在庄辰眼里还是有一大堆问题。
这份评审意见看得人头皮发麻。
宋瑾经历过博士答辩,也看过以前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收到的答辩意见,但从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详细。
并且现在很多教授太忙,有时候有些毕业论文都是学生看了写的评审意见。
庄辰写下这份评审意见,背后花了多少精力,宋瑾不敢想象。
只觉得手中几张纸沉甸甸。
这个男人时常让她震惊。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术上,从没见过像他这样的人。
克制、严谨、认真、严肃且专业。
但是同时又是个非常温暖、温和、儒雅的人。
他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结合的非常好。
宋瑾坐在实验室仔仔细细看了这份评审意见,有种自己连带着被教育了一番的感觉。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言辞锋利精准,切中要害。
写这份论文的博士生徐涛的年纪比庄辰的还大。
一般庄辰这个年纪差不多是博士刚毕业,但是他在克服了重度抑郁症之后还能在年纪轻轻的年纪做到这份上。
这得是非常自律、努力且天赋极高的人。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人,他的家人居然都不把他当家人?
宋瑾一时间百感交集,迷惑万分。
***
六月下旬,答辩这天,宋瑾一大早就到了会议室。两名答辩的学生穿着正装也早早到了,检查了一下需要准备的各种文件、答辩PPT等。
对于这样的场合,不管准备多久都会紧张,永远没有准备好的那一天。
两名学生坐在一边不由自主的抖腿,像是等待被“凌迟”那种感觉。
其中一个学生走到宋瑾旁边,小声问,“宋老师,今天庄辰教授不会拿我们开刀,让我们下不来台吧?”
庄辰是他们俩最害怕的答辩评委。
“你们做得很好,庄教授只会从学术角度给意见和你们探讨,不会存心为难的。” 这是宋瑾对庄辰的了解。他不会在学生身上找自信,刻意批判谁。
“哎,还是害怕。昨晚失眠了一晚,我都紧张到浑身发冷了。”硕士生于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