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原先就猜测儿子不太喜欢秦五娘,否则不会拖到现在人都还没入宫,但是宗祯的说辞,他也没有很信,儿子到底喜欢不喜欢周良娣,他看不出来吗?
他将宗祯叫到延福殿,问他:“太子妃的事如何说?”
“我已不打算娶王家姑娘为太子妃。”宗祯实话实说,“好在,除了我们几人,原本就没人知道此事,回头我私底下与王守良说清楚便是。”
“为何?!”仁宗大惊。
“我已有心悦之人。”
仁宗眼睛亮起来,好奇问:“是谁?!”
宗祯很想立即告诉父皇,可谁叫福宸与姬昭尚未和离?他父皇这个人,他非常了解。试问,从古至今,从生到死,只有一位皇后,一个妃嫔都没有,成婚之前也没有碰过任何一个宫女的皇帝,有几个?
似乎只有他父皇一个。
他的父皇作为皇帝兴许是不合格的,但他是合格的爱人、夫君与父亲。
或者不仅仅是“合格”两个字可以形容,父皇生来多情、专情,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在他看来,感情至上,他极为感性,甚至是感性得过了头。
他喜欢上男子,将来兴许会没有孩子的事,换作任何一个皇帝、父亲都无法接受。
他父皇还真能接受。或许也会为此惆怅、郁卒很久,但最终父皇一定会接受。
只是,姬昭目前到底还是驸马的身份,他不想叫父皇误会姬昭。
待姬昭与福宸和离,福宸也找到归宿之后,他便会将他们俩的事大大方方地告诉父皇。
宗祯笑道:“过些时候,我自会告诉父皇。”
仁宗饶有兴致,猜测:“为何要过些时候?到底是谁?若是身份背景不够,也没关系!父皇都能接受!”
宗祯再笑笑,还是没说。
仁宗没有再逼他,只是看到儿子满含笑意的双眼,确定这个一定是儿子非常喜欢的!
他也是头一回从儿子眼中看到这样的笑意。
他笑道:“那你可要快些,朕还等着抱朕的小皇孙呢!”又念叨,“祾儿也成婚快两年,毫无动静……”
宗祯的思绪飘远,皇孙这事还真不好办。
宗室子弟那么多,总有优秀的孩子,挑几个到宫中养着,就是福宸的孩子也可以,最后选一个最优秀的孩子过继到自己名下,做下一任皇帝。因而继承人这件事,他从未担心过,都是宗家子弟,只要能管好这片江山,那就没有愧对祖宗。
只是父皇这话,叫他头一回生出好奇,若是他与姬昭有个孩子的话,不知会是什么样子,不论是女孩还是男孩,最好都像姬昭,那得多可爱,小小的一团小姬昭。
他想了半晌,自己都觉得好笑。
他不能生,姬昭也不能生,空想罢了。
不过这样的事,空想一想,也是极为有趣的。
作者有话要说:12月的第一天,大家应该也能看得出来,已经在收尾啦,离正文完结不远了。郑王府去年是端午前几日回到金陵,今年过了端午,某会时,仁宗当众宣布将在广南路设“转运使”一职,只是尚未说是由谁担任这第一任的广南路转运使。
旁的,仁宗虽未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转运使一设,广南路,曾经郑王府的封地便彻底成为过去。
这天,整个郑王府都略显沉闷。
当初以为金陵拥有更广阔天空的王妃早已变得十分沉寂,宗谧来拜见母亲,母子两个在房中的昏暗地方说着话,王妃问:“宗语又不在府里?”
“说是太子又派了个什么差事给他。”
王妃轻声笑。
宗谧低声道:“母妃,您放心,我们的好日子都在后头。”
王妃看他一眼,眼神变得柔和:“母妃从来都相信你。”
吏部有官员带着太子殿下的亲笔信去往桂州,也是这次的朝会,太子殿下终于再次出现在百官面前,陛下也宣布,太子殿下自此会参与大小朝会,并将六部的不少事宜直接交到太子手上。
这两年下来,文余两家两败俱伤,其余的人家不成器,也是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本紧紧攥在那几位宰相手中的权力,不知不觉又都回到陛下与太子手中,再看看现在朝上站着的官员,竟有半数是与文、余两家没有半点关系的。
再仔细回想,谁也不记得这些改变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宗祯愈发忙碌,姬昭这些天没有忙他的“旅行社”大业,他在努力修复福宸公主的心情。
许是觉得陛下与太子殿下近来心情很不错,前阵子才被训斥过的张一绯,心思又活络了,他也不敢直接去找太子与陛下,他来平阳侯府找福宸公主。
到底是舅舅,福宸公主不能不见他,问他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