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医生每天都在艰难求生_作者:是朕啊(284)

2020-12-17 是朕啊

“是!”

“能说说这位病人具体都什么情况?严重不严重?”

眼瞎了吧?

不严重能被直接送抢救室?

姜听许并不打算回应什么,可那记者却拉着人不放。

靠,这都什么时候了?

人命关天好吗?

“记者是吧?你觉得我现在有时间跟你解释这些吗?”

一句话,堵得那名记者满脸通红。

姜听许扯开自己的手,与老柳老包一起推着病人进了急诊大门。

果然,里面已经快乱成一锅粥了,主要看热闹的病人和家属太多。

“让让,让让。”老柳再次大声喊着。

看热闹归看热闹,大家还是很快让出了一条通道。

但病人情况显然越来越不好,检测仪上各项数据都在直线下降。

“加快速度。”姜听许急喊着。

“快!”

“快!”

光是从这焦急的喊声中,就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抢救室的大门砰的打开,一名护士从里面出来:

“姜医生,都准备好了。”

姜听许点了点头:

“其他人呢?”问。

“都在忙,我们科就剩这一间抢救室了。”

要不是其他稍轻微的患者都被直接送到其他医院进行救治,恐怕这会连这最后一间抢救室也没了。

“马上开始,老柳老包,你两留下帮忙。”

刚刚进来的一路,甚至都没看到一名医生或者护士的身影,没办法,只能把老柳和老包留下了。

“行。”

“拍个ct,我要看看他脑子里的情况。”

护士连忙应声:

“我马上通知放射科。”

“嗯,让他们把仪器推过来,病人不能再动。”

“好!”

滴!滴!滴!

就在这时,仪器开始发出刺耳的响声。

“糟糕,没有心跳了!”

“老柳,挤皮球!”“好!”

姜听许吩咐完老柳,同时开始给病人做心脏复苏,一下子按了二十几下,病人依然没反应。

“推一只肾上腺素。”

护士去打电话了,人不在。

老包连忙在一旁推车上找了起来,很快便找到:

“我来推。”

“行,牵引器给我一下。”

好在护士这时总算回来了,急忙递上准备好的牵引器。

经过几人一番抢救过后,仪器上的数值终于开始恢复。

“回来了回来了。”护士激动的道。

姜听许已经按了上百下,双手发麻,老包和老柳也同时松了一大口气。

等仪器上数值恢复到正常数值后,大家才歇了下,一个个额头上都是汗珠子,不断往下滴。

其实不止额头上,恐怕在场的几人,后背早都湿透了。

放射科的两名医生这会推着仪器进来,真不是慢,八位数起步的东西,谁敢马虎?

当然,两名放射个的同事进来后动作也不慢,直接就开始了。

很快,患者脑内的画面出现在显示屏上。

“这,情况很不妙啊!”

听到这话,大家都是咯噔起来。

放射科其中一名同事指着显示屏上:

“你们看,这一片的出血量非常大,水肿的厉害,环池全部闭塞,颅内压恶性增高,就算极小可能救过来,百分之九十都是植物人了。”

更别说,患者不单单只有脑部受伤,还有小腿螺旋形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骨折。

身份信息上,患者已经六十七岁,这个年龄,光是股骨颈骨折,就已经意味着死亡。

据调查,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死亡率高达50%!

而这种发生在髋部的骨折,也被大家称为“最后一次骨折”。

之所以被称为最后一次骨折,说的是以后就不会再骨折了吗?

显然不是,这“最后一次”,是因为很多股骨近端骨折的老人,在骨折后因为各种原因去世,连再次骨折的机会都没有了。

“通知家属吧!”

现在的情况必须得家属来做最后决定:救,还是不救。

大家都沉默了一阵。

“家属来了吗?”姜听许瑟瑟的开口。

女护士抿了抿唇:

“我出去看看。”

抢救室外,等着的人很多,几乎都是这次建筑工地意外事故受伤患者的家属,还有些偏远的家属正在路上往这里赶。

“郑荣光的家属在吗?”女护士出来后,朝着人群大声问着。

“在在,郑荣光是我爸。”

女护士看了看周围:

“郑老先生就你一位儿子吗?”

额?

“不,不是,我还有个大哥和小妹,他们离得远,还得一会才能到,我爸他...他怎么了吗?”

女护士蹙了蹙眉:

“你先跟我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