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小爱_作者:青罗扇子(106)

2020-12-28 青罗扇子

现炒的南瓜子趁热吃更好吃。

石欢带着小蓉蓉玩游戏。

“我们用南瓜子拼图, 看谁拼得好看?”

小蓉蓉眼睛眨巴。

庄淑芬给她脖子上系了一个毛线小围巾,有一朵花花在上面,看上去像小朋友脖颈处开了一朵小花花。

石欢白白净净,小手灵巧地摆弄着南瓜子。

渐渐摆成两个环。

小蓉蓉小手指往小嘴巴里喂南瓜子。

石欢喊杨韵:“妈妈,看我拼得好看吗?”

杨毅带着庄淑芬在校区内转,杨晓梅在跟未婚夫方圆山打电话,杨父、杨母在看春晚重播,两人看到相声小品笑个不停,杨韵在帮忙杨母烧饭准备配菜,双手湿淋淋的,听到女儿喊她从厨房走到客厅一看。

“宝贝拼了两个环,环还是相交的,宝贝儿,真棒。”

石欢笑盈盈,就着杨韵的怀抱看过来:“你拼好了吗?”

小蓉蓉小手指轻轻一点。

杨韵一看,小蓉蓉拼了一个小圆圈,咋一看没什么了不起,也没有她女儿有创意、有特色。

夸都不好找点夸。

但不多久,杨韵就看出门道:“这用瓜子皮拼的。”小蓉蓉居然一边吃瓜子,一边把图给拼了。

小蓉蓉龇牙一笑。

杨韵不由得多看了小朋友一眼。

脑袋瓜跟她弟一个样,皮。

快到十一点,杨毅庄淑芬上楼回来,帮杨韵做饭,杨晓梅也过来帮忙,杨家父母做得少,杨父很少做饭,一般都是杨韵大姐带领弟弟妹妹做饭。

杨家的排骨藕汤跟庄家的不大一样,庄家的排骨有点小家碧玉的范儿,杨家的排骨炖得大气磅礴,高压锅气鼓鼓的猛压,粉蒸肉下面蒸得是芋头,庄家喜欢蒸豇豆或南瓜。

杨家烧了一条鱼,但是杨晓梅让大家不要吃。

“鱼大年初一不能吃,要留着,不吃,明年才是年年有余。”

杨晓梅很讲究这些。

小蓉蓉记下了。

果然吃过午饭,杨家饭菜从客厅大饭桌移到房间小饭桌,鱼都是完完整整的,没有人动过筷子,其他盘子里摆满了花生瓜子麻花。

杨晓梅告诉小蓉蓉:“这是供奉祖先吃的。”

小蓉蓉点点头。

大年初一到初三好多人来杨家拜年,都是给爷爷拜年的,不少老师学生登门拜访爷爷,还有一些亲戚也拎着酒拎着鸡鸭鱼皮蛋过来。

小蓉蓉“叔叔伯伯阿姨老师”叫个不停。

其他人一个劲夸小蓉蓉朋友会喊人,把她乐得小手指喜滋滋。

这是自家小朋友在筒子楼的绝活,话不会说,喊人是非常会喊的。

空隙时庄淑芬就杨父添茶倒水,杨韵在上一波客人走过后,给果盘瓜子盘糖盒加满,这是礼数。

有些人要给小蓉蓉红包,红包都递过去了。

小蓉蓉偎在爷爷腿边。

小手指没有要。

直到爷爷发话:“拿着吧,谢谢吕伯伯。”

小蓉蓉才矜持接过,乖乖地:“谢谢吕伯伯,吕伯伯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年过完了。

小蓉蓉吃到了好多好吃的,年饭都是大菜,还吃到了大姑带回来的徐福记。那个年代徐福记好翘哦,家家户户谁过年有徐福记的糖酥,客人吃到都会觉得有面子。

最重要的是,还有不少小红包。

庄淑芬问:“喜欢过年吗?”

小蓉蓉:“喜欢。”

庄淑芬:“为什么喜欢?”

小蓉蓉:“过年有新衣服,有年夜饭,可以回去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庄淑芬杨毅听到小朋友的童言童语内心纯净一片。

崇城盐碱厂的效益越来越好,厂内高塔高炉又建了不少新的,整个厂区再次扩建,占地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年收益破九冲十达到十二亿!崇城盐碱厂像一个时代巨人,在那个年代位居整个亚洲前十,全国盐碱厂第二,即将赶超首位。

厂内职工们众志成城,更加鼓足干劲生产。

杨毅和庄淑芬都涨薪水了,杨毅多一些,每个月有一百多快了,庄淑芬有八十多块,物价也上涨了一些。

外面铁路旁的小早点摊们多了起来,除了食堂,小早点摊们上有豆腐脑、炸面膜、炸糍粑、炸麻坨、炸粉饺,下馄饨、下粉和热干面。

庄淑芬有时周末会带着小蓉蓉在外面吃。

十点多才收摊,花样也多一些。

开春了,小蓉蓉又长大了一点。

杨毅特别注意自家女儿的身高,翻书算身高公式,还专门在门口画了一条身高线,让女儿去那站站,有时一天量个好几次,用铅笔画一个印记,印记一点点往上升。

庄淑芬欣慰的是,小蓉蓉开始长头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