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见微能给长公主带来完全想象不到的味觉盛宴。
陶挽之见唐见微手中举着木盘子,上面用个半圆形的铁盆扣着,看不到里面的内容,不过一眼也能瞧出来是食物。
陶挽之何等聪颖,很快明白了:“三娘这是来孝敬殿下的吗?”
唐见微也不藏着掖着,大方应承下来:“前几日某心血来潮,习得了几样新菜色,苦于找不到能够品鉴之人。想来整个博陵府最懂饮食一道,舌头最灵之人非长公主殿下莫属。若是能够得到殿下认可,或得几句点评之语,三娘荣幸之至。”
没有遇见长公主本人,却遇见了她的宠臣,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这陶挽之若是真心爱慕长公主,自然知道长公主对美食佳肴的执着,不会拦着厨艺有口皆碑的唐见微,反而会积极将她敬献给长公主。
可要是陶挽之是善妒之人,今日唐见微怕是要就此打道回府,以后想要再见长公主,难上加难。
唐见微坦然地望向陶挽之,心里却是鼓点阵阵。
陶挽之从马上下来,与唐见微并肩,笑得如三月春风:
“难得你有这份心。康乐坊外人不让进的,在这儿等很久了吧?走,你跟着我一块儿进去,殿下这会儿应该有空的。”
近距离看陶挽之,皮肤细腻犹如白瓷,一丝瑕疵都没有,五官更是美艳动人。
唐见微其实手脚早就酸疼难忍,可是接近长公主的机会就在眼前,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陶挽之没再上马,跟唐见微徒步穿过康乐坊,来到“承平府”。
长公主号承平,这儿便是她的府邸。
大门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奢靡华贵,看上去和唐府差不多大小。
陶挽之让身边的姐妹帮她把马牵走,食材都放到庖厨里,等她稍后回来再处理。她带着唐见微穿过流水潺潺的小院,踏着长桥往前堂去。
承平府的确没有骄奢淫之感,从精雕细琢的回廊至雅趣美妙的凉亭,从精心手植的花园到穿梭在各处面带笑容细细交谈的家臣们……
整个承平府清新娴雅,展露着主人高雅趣味和安宁的气息,跟传说中卫慈那轻浮的形象似乎不太匹配。
这让唐见微心中又宽了几分。
“殿下。”
陶挽之忽然唤了一声,唐见微立即收回四处打量的目光。
还以为见长公主的路还很长,没想到她本人就坐在花园和前厅相连的一颗樱桃树下的石凳上,正和一位年轻女子对弈。
石桌上摆着棋盘和一壶松花茶,茶香随着风飘来,被唐见微嗅到,暗叹这松花茶馥郁清香,煎茶之人是极用心的。
长公主听到陶挽之唤她,回头展了一臂,似在招陶挽之过去。
陶挽之上前执住她的手,轻声道:
“今日殿下有口福了。”
长公主顺着她的目光,发现了站在一旁的唐见微。
唐见微举起木盘,低头行礼:“草民唐见微,拜见长公主殿下。”
“唐见微?”长公主很快认出了她,“我记得你。”
唐见微扬起了满满的笑容,正要接话,长公主继续道:
“不就是当年装病推托,死活不肯见本宫的唐三娘么?”
“……”
唐见微眼前一黑,笑容不减:
“当年草民的确身染怪病,怕传染给殿下,这才不敢见殿下。”
唐见微低着头,没直接与长公主对视,隐约听见长公主的低笑。
长公主这种人精,应该在见到唐见微须臾间就明白她为何找上自己了。
唐见微将敬献美食一事说了,长公主没应她,依旧握着陶挽之的手,往后院去。
唐见微立即端着木盘跟上去。
到了后院雅阁内,长公主和陶挽之跪坐在案几之后的软垫上,看了唐见微一眼,唐见微会意,迅速将木盘放到案几上。
陶挽之对长公主说:“这小娘子为了将亲手烹饪的美味送来孝敬您,在康乐坊前候了一整日呢。”
“哦?”长公主玩味地笑道,“候了一整日,什么美味也凉透了。”
唐见微完全没有被挑刺的不爽,脸上的表情比刚才更明媚温柔了几分:
“殿下请稍后,一炷香的时间内,草民便能让这些吃食儿热透。”
长公主眼皮都没抬,对她的话不以为然。
唐见微自然明白长公主高傲得有理。
长公主自小在宫内长大,享受的不仅是大苍各地进贡的甘滋珍异,还有万向之路沿途胡国经商贸长廊传入的各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