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丞_作者:宁远(54)

  都已经过去八年了,当初唐家悔婚一事一旦提及,还是让宋桥非常恼火。

  八年前,九岁的唐见微生了一场重病,昏迷多日性命垂危,她耶娘和姐姐急得满博陵寻访名医。

  喝了几池子的药,唐见微的病情完全没有起色,最后唐士瞻在博陵城外的古山中寻到了一位世外高人,希望高人能救女儿一命。

  高人收了银子,送回来一个写好的八字,让唐家去找八字相符之人。

  看完八字之后,苏茂贞忽然想起她从前有一位手帕之交生了个女儿,八字似乎很接近!

  苏茂贞差人打听,要来了宋桥幺女童少悬的八字。

  将八字给高人看,高人兴奋得差点把案几给拍碎这八字和唐见微的八字乃是水乳之契天作之合!若是二人成亲,定能逢凶化吉,家宅兴旺,玉堂金马!

  唐家人满心欢喜,立即下聘到童家。

  宋桥没想到许久未见的旧友还记得她,甚至要和她家结亲。

  唐三娘吗?

  据说是个非常有名气的才女,九岁的小娘子写的诗都传到夙县了。

  而她家阿念,书是会读但身子骨差得很,成天头疼脑热的,也不知道能活到何时……

  唐家家大业大,唐公还是朝中大员,这门亲事即便来得突然,宋桥也是很开心的。

  但阿念身体的情况必须要跟唐家说明白,便发了快信去唐家讲清楚,免得回头说占他们唐家的便宜。

  童少悬要嫁去博陵的事儿在县里闹得沸沸扬扬,所有熟识的亲朋都来道贺,都在恭喜童少悬要嫁入豪门。

  宋桥和童长廷一直等着,等唐家的回信,等迎亲的队伍。

  最后自然是什么都没等到,只等到了悔婚的信。

  童家不知道唐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何拿婚姻大事消遣童家,恨唐家的胡作非为自然恨得很有道理。

  唐家对此事也很后悔。

  唐见微病重是真,可迎亲的队伍才出发不到五日,她忽然就醒了,再多两日,活蹦乱跳,什么事都没有。

  唐士瞻和苏茂贞都傻了眼。

  居然有这么巧的事……

  着急娶童少悬进门是为了救女儿一命,唐士瞻他阿耶本来极其反对,说什么也不愿意和乡下的小商户家结亲。还是唐士瞻两口子顶着父上的巨大压力硬扛下来的。

  结果迎亲队一走,女儿的病就好了?!

  这是练谁家傻小子呢?

  心里郁闷是真,可亲都定了,岂有反悔之理?以后让人家童家如何自处?

  唐士瞻和苏茂贞打定主意,再荒唐的事也是因他们唐家而起,自己要娶的媳妇,接回来之后无论如何都得照顾好,决不能让童家女儿受委屈。

  唐见微身体状况已无大碍,耶娘正打算跟唐见微说定亲这事儿,告诉她马上就要接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娘子回来,等她们到了及笄之年便可成亲。

  这头还没来得及跟唐见微说,那头唐士瞻就听说父亲写了一封信去童家,将婚事给退了,迎亲队伍也没到夙县,半路便打道回府。本来就瞧不上童家,正好孙女病好了,也不用再找人冲喜。

  他老人家的原话便是:“阿慎的终身大事岂能如此潦草随便?那夙县是什么地方?全都是不开化的南方蛮子!满嘴听不懂的鸟语,出门不骑马都骑猪!这样的人怎能嫁入我唐家?!”

  唐士瞻知道他阿父是地道的博陵人,骨子里流的不是血,全是优越感。

  觉得只有博陵才是人待的地儿,博陵之外都是蛮荒之地。

  不过,阿耶是不是想得太过了?骑猪……也要猪乐意啊。

  可父命难违,唐士瞻也不好再说什么。

  何况,得罪人的信已经发出去了,唐士瞻又能如何补天?

  再写了封长信跟童家诚恳道歉,也都是后话了。

  童家气到今日,别说是“唐家”二字,连带着“博陵”对他们而言都是不受欢迎的地方。

  “不行,我得找阿念问问,不问清楚了我心里不踏实。”

  宋桥心中惴惴不安,打算将童少悬拎过来抖落个干净。

  还没来得及找到女儿,管家柴叔匆匆忙忙进来,说门口有两位官爷,要找四娘。

  童家一位长男,四个女儿,童少悬便是童四娘。

  宋桥大奇:“官爷找阿念什么事?”

  “这……”柴叔有点为难,“那两位官爷凶得很,我没敢问。”

  宋桥立即走到大门口,一眼便看见了身穿官服,正想拴马的官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