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这老街地处这静江府低洼潮湿之地,尤其在这多雨的时节里就更显得阴寒,是以当初在这儿置宅子的富贵人家全都将府宅搬至了他处。
孟家虽然也在大门外挂了个“孟府”的匾子,但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孟家自己给自己的面子罢了。
真正富贵的人家,谁还会住在这低洼潮湿之地?毕竟全静江府的人都知道,有钱人家都住在城北,而他们孟府,恰恰在城南。
这榕树树冠长得大了,不仅遮住了老街上头的天宇,也伸进了旁侧的人家院儿里来。
那两只扑棱着翅膀的鸟儿就正好停在伸长进孟家后院里来的那株榕树上,一边在上边蹦跶一边啾啾叫,好像在唱歌儿似的。
孟江南听着悦耳,忍不住轻声走到了那树冠下,抬头往上望。
只见那两只鸟儿非但没有飞走,反是低着头也在看她,歪着脑袋,黑豆子般的眼睛滴溜溜地盯着她看,瞧着有些傻气,也有些喜气。
只是才一小会儿,它们又扑棱起翅膀,从榕树上飞走了。
孟江南笑看着飞走的它们,她身后忽然传来吴大娘慈蔼的笑声道:“六小姐遇着喜鹊了,说明啊,六小姐要有好运气咯!”
“没呢,它们就是在这树上停了一小会儿,我瞧见的而已。”孟江南转过头来,瞧见吴大娘正端了一大盆子脏衣裳过来洗,她忙上前帮吴大娘接过盆子放到地上。
“你这姑娘啊,就是实诚。”吴大娘笑着摇头,“说你好运气,你接着就是,还要说不是。”
孟江南只是笑笑,并未说话,拿了两张小凳过来,坐下来准备着和吴大娘一块儿洗衣裳。
吴大娘拦她:“六小姐你别洗,我自己洗就成,反正今儿个不会有人来盯着你,你就歇着去,啊。”
“没事儿。”孟江南没有理会吴大娘的话,反是将袖子往上一挽,就将水井旁木桶里的水倒到了盆里。
吴大娘看她坚持的模样,知道她是在体恤自己,便没再劝阻,只是叹了一声,就着小凳也坐了下来,拿起皂荚往盆子里撒。
忽又听啾啾鸟鸣声,又有两只喜鹊飞落到了榕树上来,似是方才那两只去而复返。
这一回,它们在树上停了许久未离开。
听着这清脆的鸟鸣声,让人心都变得轻快起来。
“吴大娘,这回也是喜鹊鸟儿吧?”孟江南看了树上那黑白羽毛的鸟儿,问吴大娘道。
“是啊。”吴大娘点点头,“咱们这儿的喜鹊鸟儿啊,肚子都是白的,你瞅,它俩的肚子都白乎乎的不是?”
孟江南又抬头看了一眼树上那两只眼睛滴溜溜的鸟儿一眼,果见它们的肚子上的羽毛都是白色的。
昨儿个徐记糖炒栗子旁处那儿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鸟儿虽然羽毛将将长齐,但不难看得出它肚子上的羽毛是白的,那是一只小喜鹊,她没有说错,那人为何连头都不舍得点一点?
亏得还是个医治这些小东西的大夫呢。
孟江南正这般想时,脑子里忽然一道白芒闪过,仿佛一阵缝衣针,将她从昨夜彻夜不眠直到现在都在想着的所有事情给倏地穿了起来。
她一瞬不瞬地盯着树上喜鹊的白肚子。
不知是否她这会儿的眼神太可怕,那两只喜鹊抖了一抖后飞走了。
孟江南转回头来,忽问吴大娘道:“吴大娘,隔壁向家的事,你有听说过吗?”
6、006
本是湛碧的天在吴大娘正要将洗好的衣裳晾起来的时候便开始阴了下来,吴大娘将将把东西收拾好,雨水便洒了下来。
雨势不大,但是雨水细密,下起来可厚实,若是不撑伞往雨帘里一站,没一会儿也能将人湿透。
孟江南手里抓着油纸伞,站在孟家后门后边迟疑良久,最终咬了咬下唇,拉开门撑开伞,走了出去。
她没有离开过静江府,但往岳家村去的方向她还是知道的。
岳家村在城南外,她这会儿冒着雨出来,正是往岳家村方向去。
城外的路不好走,没一会儿,她一个不小心就踩到了一个水洼子,登时就湿透了绣鞋。
她正犯愁地盯着自己湿哒哒的绣鞋瞅时,一个整赶着牛车的大爷正路过,瞧见这路上就只有这么一个姑娘家,当即就停了下来,好心地问她道:“小姑娘啊,这下雨天到处都湿漉漉的,你这是要上哪儿去啊?”
孟江南惊喜转头,瞅见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大爷,赶着一牛车,车上坐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人,头低着,以致斗笠压得很低,瞧不清脸,不消想也能知道是顺道搭个车的人。
“老大爷,我想去岳家村。”孟江南嘴角微扬,笑得有些甜,道,“您知道这儿离岳家村可还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