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荣光,一直以来民间更是有道:“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国疆,凯歌荣旋,献捷太庙,其荣不可及也。[3]
孟江南虽对科举一事颇有了解,但这骑马游金街她确是不知,听得柳一志如是说后,她便再按捺不住雀跃的心,想极即刻就能见到身着进士朝服、簪花披红、跨着骏马的向漠北游街的模样。
她虽知向漠北才学了得,可她毕竟不是男子,不是士林中人,具体并不知他的才学了得至何种程度,她不似与向漠北同为士子的柳一志那般觉得他定能一举夺魁,但她能确信他定为鼎甲之一。
所以她自信她的嘉安必能骑马游金街。
三月十八日卯时,孟江南便伺候向漠北穿上了昨日柳一志自礼部领回来的朝服[4],又是站在偏门内目送了他乘马车往宫城去。
因殿试不会有黜落的情况发生,是以每一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成为进士,都会名列金榜上,也因此每一位贡士都能够参加传胪大典,不过是金榜乃于传胪大典之后才张挂于宫城外的东长安街上,因此在传胪大典之前,这些个准进士们并不知晓自己的名次。
目送了向漠北离开后,孟江南便急急忙忙地折回了听雪轩,欲将自己好生装扮一番好至东四牌楼那儿去等着向漠北骑着高头大马经过。
然而她将柜子里所有的衣裳都试了个遍,却都拿不定自己应该穿哪一身,颇为懊恼没有在向漠北离开家去往皇宫之前先让他帮自己将衣裳给挑好。
因为自他们成婚以来,她的所有衣裳与头面都是向漠北为她准备,便是她每日穿戴,大多都是向漠北为她挑的,这久而久之,她已成习惯,这会儿由自己挑衣,倒是不知自己应穿哪一身好了。
正当孟江南苦恼之时,项云珠领着手里托着一身新衣的小秋入了听雪轩的屋来,看着站在柜前的孟江南笑嘻嘻道:“小嫂嫂可是在苦恼自己穿哪一身衣裳好呐?”
孟江南还未及说话,便见着小秋将衣裳托至了她面前来,只听项云珠又道:“小嫂嫂穿这身就好了。”
“这是……?”孟江南面露诧异。
“当然是小嫂嫂的嘉安为小嫂嫂新准备的啦!”项云珠边笑边还挑了挑眉,闹得孟江南当即红了脸,然她却不是羞得低下头去,反是趁项云珠不备抬手捏了一把她的脸,“教小满你就知道笑话我!”
“小嫂嫂你捏我!我也要捏捏你的脸!”项云珠闹着伸出手来亦要捏一把孟江南的脸。
孟江南避得及时,项云珠捏了个空,她眨了眨眼,当即又朝孟江南伸出手去。
孟江南往旁跑了两步,项云珠追上来。
于是这姑嫂二人又笑闹成了一团,好一会儿才停下来,让孟江南换上新衣,尔后上妆。
此时的奉天殿前,銮仪卫早设卤簿法驾于殿前,乐部与声署设韶乐于殿檐下两侧,设丹陛大乐于奉天门内两侧。
王公大臣们已按品级列于丹墀内,诸位准进士身着朝服,依次排立在文官各官东西班次之后,礼部及鸿胪寺官设一黄案于奉天殿内东旁,由阁老捧黄榜置于黄案之上。
一切已然就绪,由礼部尚书苏铭奏请天子具礼服乘與入奉天殿升座,殿试执事官与读卷官行三跪九叩礼,奏韶乐,司礼官鸣鞭三次,尔后由阁老将置于殿内东侧的黄榜捧出,放在丹陛正中的黄案上,大乐即奏。
柳一志站在奉天殿外,站在巍峨肃穆的斗拱飞檐之下,听着有如钟声撞击般沉沉回荡在整个奉天门内丹墀之间乃至回荡在整座皇宫之间的大乐,心如鼓擂,怦怦直跳,紧张得双手紧紧攥住了自己的衣袖。
他比两日前在此参加殿试时更为紧张。
尤其是大乐止后,鸿胪寺官手捧黄榜开始宣《制》时,他紧张得心跳与呼吸险些停止。
他攥紧自己衣袖,屏着呼吸,竖耳听宣。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洪明二十八年三月十五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这一瞬,柳一志只觉自己的心就快要提到了嗓子眼。
因为宣《制》毕了便是宣鼎甲三人姓名与二甲若干名以及三甲若干名。
“第一甲第一名向漠北。”
“第一甲第一名向漠北——”
“第一甲第一名向漠北——!”
鼎甲三人姓名由鸿胪寺官各传唱三次,以让大殿殿内每一人都能清晰入耳,也唯有鼎甲三人的姓名能够传唱三次,并且能由鸿胪寺官亲自引出班就御道旁跪下,二甲与三甲若干人的姓名则只唱一次,并且不引出班。
而柳一志在听到鼎甲第一名乃向漠北时他激动得耳朵里只回荡着鸿胪寺官宣唱以及传唱的这一句话,其余的话他皆听不到了,便是鸿胪寺官唱罢且丹陛大乐重新奏响、诸位官员与新进士该对天子行三跪九叩礼时他都未能回过神,若非他身旁有鸿胪寺官及时提醒,他怕是都还在发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