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家女子舒宁:……
这位赵六少爷还真是义气啊,为了帮楚凌追美都能想出这种馊主意,如果她真是一单纯的古代女子,被貌似潘安、一身正气的楚凌救下,肯定会动心啊!还有楚凌,种马归种马,竟然也是个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男人,怪不得能让那么多小弟心甘情愿地跟随他。
可楚凌把她当什么了?喜欢她就喜欢她,居然跑去跟赵六说,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扯什么“求而不得辗转反侧”,放在古代这环境,凭他这两句借来的骚诗,都能逼得纯良女子要么无奈嫁他,要么自尽以证清白。
敢情楚凌的义气都给小弟了,女人的名节在他眼里不算事是吧?
当然,舒宁哪条路都不会走,她也不在乎这个,此时此刻,她更好奇穆王会怎么做。
算楚凌倒霉,居然当着穆王的面,说他对一个被穆王睡过的女人辗转反侧。
“寻衅滋事,将这四人全部押送官府,各打二十大板。”穆王铁青着脸,盯着楚凌道。
楚凌低头谢罪,心中却认为这位王爷执法过严,赵六虽然胡闹,但对人对物都没有造成任何损害,怎么就要打二十大板?
好在,赵六是知府老爷的儿子,衙门的人行刑时应该会放水。
楚凌是这么想的。
赵六少爷也是这么期待的,可穆王派了两个侍卫押送他们,见到赵知府,穆王的侍卫终于报出了自家主子的名号,赵六听了,膝盖顿时一软。穆王,穆王,那不是宋姑娘的前任未婚夫吗?他与楚兄竟然当着穆王的面……
楚凌也听赵六说过此事,闻言双腿也抖了一下。
“孽畜竟敢如此胡闹,来人,给我狠狠地打!”
赵知府本来就不待见这个庶子,得知赵六竟为了一个毫无功名的书生得罪了穆王,恨上加恨,哪里还会手下留情?
砰砰砰的二十大板打完,赵六、楚凌的屁股都开了花,鲜红而炫目。楚凌、赵六等人被带去衙门打板子了, 穆王冷冷看眼马车,也带着侍卫们离开了。
舒宁看不见,直到李叔用劫后余生的语气告诉她穆王已经走了, 舒宁才恢复了平时的心跳节奏。
回到家里, 舒宁将遇见穆王的事告诉了家人。
杜氏登时如临大敌:“他一个王爷,不在京城待着, 来扬州做什么?”
宋大人眉头紧锁, 对妻子道:“你先别急,明日我找人打听打听。”
第二天,还真被宋大人打听到了,消息来自一个与赵知府沾亲带故的府学先生。据说,穆王在京城住的十分不习惯,三天两头地病倒,太医治也治不好,猜测可能是水土不服造成的,穆王便进宫去见皇上,请皇上允许他来扬州小住, 养好身体再回京。
老皇帝见儿子果然瘦了一大圈,虽然是私生子, 那也是亲骨肉,老皇帝就同意了穆王的请求。
宋大人越听越不对劲儿,穆王回扬州的理由, 怎么跟他编的瞎话那么像?
唯一的区别,他们一家人是久住,穆王殿下是小住。
傍晚宋大人回府,将这个消息说给了妻子儿女。
舒宁:……
穆王这一步,与原著剧情的偏差也太大了吧?他不是不满其他皇孙贵族的鄙夷, 在内心深处暗暗发誓一定要坐上龙椅将所有看不起他的人踩在脚下吗?他不是为了这个目的招兵买马付出各种努力,待楚凌进京考状元时,穆王已经混成了继承储君之位的热门种子选手,地位比楚凌日后扶持的端王还高吗?
好好的,怎么就跑回扬州了?来回来去几个月,得耽误多少大事!
唯一的变数就是她。
想到这里,舒宁突然不安,难道穆王反悔了,还想对付她与宋家?
杜氏也想到了这个。
宋大人摇头道:“不能,如果王爷想报复,以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随便编织一个罪名便可扣在咱们头上,将咱们一家下狱带回京城审问,何必自己千里迢迢地跑过来?”说到这里,宋大人看向女儿:“凝凝,昨日你可见到了王爷?他精神如何?”
兴许穆王殿下真的病了呢?
舒宁没看太清楚,对上穆王犀利的眼睛就缩回来了,可他都能骑马,身体能有多大事?
不过宋大人分析得对,穆王应该不是来对付宋家的,或许另有战略安排,毕竟原著只详细地描述了楚凌的青云史,穆王出场时已经位高权重,没有提及他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最不被看好的私生子王爷变成黑马王爷的。
想通了这一点,舒宁与宋大人达成了一致观点,即,穆王人在扬州期间,宋家一家人务必要低调再低调,没事别往穆王殿下身边凑。
为了降低与穆王碰上的概率,早上舒宁出发前往铺子的时间变得更早了,晚上也尽量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