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闻存山到了霁风院,他儿子闻若青正在院里耍枪。
舞到出神入化处,但见一杆银枪矫若惊龙,枪头如流星赶月,寒光裹着汹涌气势扑面而来,森然如绞,杀气纵横。
闻存山站在一边直摇头,闻若青收了银枪,笑道:“爹爹指点指点。”
“你这枪法哪这么多花头?战场上都是要一枪毙命,见血封喉的,准头再练一练。”
“是。”
闻存山将边上兵器架上的长刀扔给他,见他刀法凝实,招招都在要害之处,看似平平无奇,刀锋所到角度却是极其刁钻,一刀挥出,森寒杀气漫天而来,锐不可挡,令人避无可避,脸色这才好看一些。
“刀法倒还看得过去,兵器嘛,也不是要你样样精通,但也得练得像个样子。真到了战场上,随手的兵器折了还不知下一刻拿到手的会是什么,所以都得练一些。需知兵器虽不同,道理是一样的,准头要好,要能做到一招致命,兵器挥出去,就一定要带走一条人命,如若不能,宁肯不出招——绝不要浪费一丝一毫的力气。”
“是,孩儿知道了。爹爹,这么晚还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闻存山坐到了院中的汉白玉石凳上。闻竣赶紧端了茶奉上。
“你什么时候回漴临关?”
“圣上已准了后日出发。”
闻存山犹豫一会儿,从袖中摸出张纸,往闻若青面前一丢。“拿去。”
“这是什么?咦,五千两银票,爹爹,你这么大方啊,那我就不客气了,闻竣,快收起来——”
闻存山咳了一声,闻竣察言观色,忙缩回了手。
“咳——不是给你的。”
闻若青狐疑,“不是给我的,那是给谁的?”
“谁?!”闻存山瞪眼,喝道:“还不是你那未过门的媳妇儿!”
闻若青和闻竣齐齐张大了眼睛。
“你后日出城的时候,路过尹家庄子,就把这银票带给她吧,叮嘱她不要给别人知晓了——叫她多治点嫁妆,家什被褥衣衫首饰什么的,能多弄点就多弄点吧。”
隔日清晨,闻若青轻装简便,带着一小队亲卫出发前往漴临关,途中特地停留了一会儿,带着闻竣去了尹家田庄。
当日碧空如洗,惠风和畅,官道上绿意繁勃,杨柳垂坠。穿过尹家果香四溢的果园后,闻若青将马缰抛给闻竣,孤身上了通往尹家小院的碎石坡道。
尹沉壁就着日光,正在院子里读书。
自那日严大将军来过后,尹夫人便夺去了她手中的针线,给她列了一串书单,还逼着她把《女四书》多温习几遍——听说闻夫人和她的两个儿媳都是簪缨望族的世家贵女,她的女儿即使无法吟诗作对,该读的书至少也要恶补一下,以免被人看了笑话。
尹沉壁听到敲门声,往院门口看了一眼。
“门是开的,进来吧。”
门口进来一个眉目精致,长相秀美的青年,穿了一身简单的素色长袍,修长挺拔的身姿如松如竹,风仪甚是昳丽洒脱。然而他快步而来,举手投足之间却又分明流淌着一种既凝固又飘忽,既散漫又极具爆发力的危险气息,这种气息她在父亲的身上见过,那是一种走过人间炼狱,历经修罗战场方才炼成的杀戮之气。
她愣住了。“您是想要喝水么?请稍等。”尹沉壁站起身来。
闻若青有点奇怪,他看起来像是口渴的样子么?
“嗯哼,”他清了清嗓子,看了看周围,“尹夫人不在么?”
尹沉壁又呆了呆。一开口她就知道他是谁了。那天从山洞里出来的时候,她曾借着天光瞄了他一眼,不过未曾看清眉目,此刻这月映风华的青年站在她身前,她完全不能将他与那天那个灰头土脸,不修边幅的闻六公子联系起来。
闻若青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那天他从山洞里出来就掉头走了,瞧都没瞧她一眼,现在看来,这位传闻中容貌平凡甚至有些丑陋的姑娘实际上眉目端正,很有神采的眼睛里有一种执拗的专注,看他的目光意味难明,想到两个人的关系,他顿时觉得有点不太自在。
“我娘早先有些头晕,这会儿正休息,您先坐,我这就去叫她。”尹沉壁开口了。
“既然尹夫人不舒服,那就不必打扰她了,跟你说也是一样。”闻若青说罢,摸出怀中的银票放到石桌上,退开两步。
“这是我爹给你的,除了你娘,不要告诉任何人——这笔钱你用来置办你的嫁妆,尽量弄得齐整些。”
尹沉壁看清了桌上那张纸上“通宝钱庄”的字样,很是意外。
“今后若是缺钱,只消带个信到漴临关告诉我一声便是,别人给你的,就不要再随便接了,”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传出去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