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首坐的人也半天不说话。
陈绍忍了片刻,出声问道:“王爷,今儿在朝上,您为什么不帮着我说话,还说另有人选……”
怀阳王高炽瞄他一眼,半晌说:“你自己想想,覃王为何在你出列后又要康宁伯出来,和你争这个统帅之权?”
“这……”
“明摆着覃王如今也不太信任你,本王若在朝上替你说话,那不更加深了他的怀疑?”
陈绍释然片刻,又狐疑道:“覃王怎么会……”
“定是你不小心露了马脚,总之不管你怎么做,你去好好打消他的疑心,”高炽道,“如今闻家已不足为虑,交出燕云军的统帅之权是早晚的事,本王马上就要离京了,呆了这么久,王妃也娶了,再不走不像话了。你不把覃王笼络好,本王一走,鞭长莫及,还有谁在朝上为你说话?”
陈绍不安道,“是。”
这时有王府侍卫敲门进来,禀道:“刚闻若青率两千兵马,往西边去了。”
陈绍意外,“圣上……”
高炽冷笑两声,“我看圣上真是病糊涂了,这闻家老六又不是神仙,他一个人去就能挽救燕云军的败势?”
陈绍也跟着笑,“闻家倒台是早晚的事了,还是王爷运筹帷幄,指挥有方。”
“得了,本王也不过借覃王的势再往上面添上一把火罢了。话说回来,”高炽脸色一沉,“你这虎山大营,可得管好了,别到时候出了岔子。”
陈绍笑道:“王爷放心,除了虎啸营的闻若檀和伏虎营的叶昭,其他九个营的都尉,都在我掌握之中,就算我去了西北,也只会老老实实地听我号令。”
“这就好。”高炽颔首,“行了,城门也快关了,你回营里去吧。”
陈绍走后,又有侍卫进来,悄声道:“宫里的消息递出来了。”
高炽听了一阵,脸色阴了下来,“厌弃蒋昭仪?穆停云天亮时从养心殿出来?”
他自言自语两句,阴笑两声,“这么说来,大事不妙啊……也罢,本王这会儿不走,更待何时?”
陈绍出了南边城门,一路思忖着回了虎山大营。
营地四处积了不少雪,卫兵们正在铲雪,陈绍一路溜着马,慢慢在边上巡视着。
没一会儿听见身后一队人马呼啸而来,他回头一看,眉头皱紧了。
那队人马到了他跟前停下来,打头之人一身戎装,撩开披风跳下马来。
“末将参见侯爷!”
“闻四,你来做什么?”陈绍骑在马背上,沉着脸问道。
闻若翡笑道,“今儿正是换防之日,侯爷莫非忘了?”
“本侯当然知道,但你不是两个月前刚换防过一回吗?”陈绍盯着他,“怎么这次又是你来?”
闻若翡无奈道,“平宁侯安排末将来的,侯爷要不问问平宁侯去?”
“罢了,来就来吧,老规矩,呆你营帐里,不许四处走动。”
“末将知晓。”
陈绍想了想,“和你换防的是哪个营?”
“这次轮到虎啸营。”
陈绍在马上翻了个白眼。好吧,去了一个闻若檀,来了一个闻若翡,这闻家的人,就跟钉子似的杵在他这虎山大营里,真是碍眼得很。
他哼了一声,纵马离开。
闻若翡进了三哥的营帐。
闻若檀笑道:“怎么说服平宁侯的?”
“原本要换防过来的是神策营,我跟神策营的都尉李浮说好了,平宁侯一般不管这事。”
闻若翡面色严肃,“三哥,我时间不多,详情就不跟你细说了,萧山大营没什么事了,过去后你再找玄策营的都尉聊聊便好,他手头没什么把柄,不过算是个心思正的。”
闻若檀点头,“行,那我过去了。”
他走后,闻若翡自袖中摸出一张虎山大营的布防图及武官名册摊开,在账内点了灯,又取出一叠秘报,细细对照着看了起来。
闻若青西出京都后,领着人马日夜兼程,一路餐风露宿,自青州北上,经过定州、陈州,两日后终于到了雍州境内。
雍州军都督闻若玄亲自挑选了一批战马,交由六弟带去。
闻若青休整半日,把两千兵马和两千匹战马交由校尉邱川在后头带领着,自己领着闻竣和章远,连夜越过天阴山,泅水渡过胡阳江,进入充洲。
因边关局势紧张,充洲的居民已有不少南下去了雍州,三人在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寻了间食肆坐下,闻竣一直走到街道尽头,才在一家酒馆里买到了三大皮囊的烧刀子酒。
闻若青倒了一碗给章远。
章远喝了一口,大声呛咳起来。
闻若青笑道:“如何?”
章远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