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拿这封劝降信去给伍云鹤看?”
“信给他先看一看,然后咱们俩再说一说,应该就差不多了。”闻若翡说完,又笑了笑,“你猜枫默的降书怎么写的?”
“不会超过八个字。”闻若青断然道。
“只有四个字,缴械不杀。”
兄弟俩对视片刻,不约而同大声笑了起来。
闻若翡半晌道:“枫默掌管西北大营多年,干脆利落,这是他的风格,不过伍云鹤可不见得会吃这一套。”
这时户部尚书沈宜宣亲自领着人送军粮过来,远远看见城楼上的两兄弟,翻了个白眼,正要走开,那两人也瞧见了他,远远朝他躬身行礼。
沈宜宣只得不情不愿地回了个礼,虽说闻家这次撑住了大局,但他看这两人还是觉得很碍眼。
他是个记仇的人,只要一想到那天晚上这两人对他威逼利诱的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拿着军营后勤兵画了押的文书走开,一面走一面感慨,真是没想到啊,当初他居然一语中的,这闻家老四果然把萧山大营和虎山大营都给策反了。
不过策反得很好!
话说回来,这人这么能说,怎么不去把武陵军给说降了呢?
这晚闻家在外奔波的男人全都回来了,闻若檀也从青云山的一处大营赶回来,一家人吃了个团圆饭。
因在战时,家里也就没这么讲究了,没有分男席女席,大家挤在一张大圆桌上,老太君发了话,几个年轻媳妇也上了桌。
苏慕之已经快到分娩时刻了,这时哪儿也不敢去,安安分分地呆在朱氏的院子里。
尹沉壁从军营里回来,先回房沐浴过,换了早上去接丈夫时穿的衣裙,坐在谢霜身边。
她和闻若青的目光总会隔着人有意无意地碰到一起,对视片刻,然后若无其事地移开。
一顿饭两人都吃得无滋无味,好不容易捱到散席,闻若青眼见妻子牵着璎姐儿回了院子,四哥居然又把自己叫住时,他有点生气了。
“还有什么事?”他语气不善地问。
闻若翡看他一眼,笑了起来,“我是想跟你说一声,我改主意了,明儿一早再去找伍云鹤吧。”
闻若青回了房,尹沉壁正在院子里陪闻舒璎翻手绳。
林莳君从花氏的院子里回来,赶紧把璎姐儿抱开,笑道:“今儿我带璎姐儿去她祖母那儿,沉壁帮我看好院子。”
尹沉壁有点不好意思,但也没说什么。
院子里的灯光很快熄灭下来。
悠悠长夜行到尽头,月落参横,窗下陶罐内插着的两枝连翘渐渐在黑暗中显出轮廓。
尹沉壁枕在丈夫的手臂上,轻轻摸着他胸前的一道疤痕。
锦被下的身体尚有微微的薄汗,亲昵地交迭着。
谁也没有睡意,他轻抚着她的裸背,许久轻声道:“我该走了”。
她“嗯”了一声,却没有挪动身体。
他侧身吻她的额角,寻到她的唇,纠缠着,发出低低的叹息,“夜这么快就完了。”
她不舍他离开,他也流连于这片花香馥郁的秘地,迟迟无法抽身而去。
“等内乱平息了,你跟我去辽东边境吧。”他搂着她,埋首在她颈窝,嗅着她发间清香。
她没有一丝犹豫,“好。”
“五哥来时跟我说,辽东的倚堑关,暂时没有合适的人去驻守,我想问问你的意见,如果你愿意去,我就跟爹说。”
他迟疑了一会儿,又道:“只是那里条件很艰苦,气候也不大好,关内附近只有一个月洄镇,方圆几十里都很荒芜。原来驻守在那儿的吴将军年事已高,很多事都没精力来做,咱们去了,会有一大摊子事。”
她笑道:“我想去。”
“就知道你想去。关内不远就是月牙谷,咱们守在那儿,也算是给大哥和岳父守灵了。”
她眼中溢出泪水,“我都等不及了。”
他注视她片刻,笑着亲亲她的脸,起床穿衣。
这日清晨,多日紧闭的京城北门开了,闻若翡和闻若青并未披挂铠甲,只穿着寻常衣服,带着杜良和闻竣去了武陵军的军营。
半日后几人回转,傍晚时分,武陵军的军营里升起了白旗。
伍云鹤自刎于三军帐前,伍泊君伍泊明两兄弟红着眼睛,将伍云鹤临死前写的悔罪书递交给闻若翡。
闻若翡随即转呈皇帝。
璟桓帝在寝宫中看完了这封书信,唏嘘不已。
只做了几天太子妃便晋升为皇后的许芊羽拿过书信看了看,笑道:“皇上有什么好伤感的?伍大将军这个结局算是最好的了,既挽回了他的一点名声,也给他两个儿子留了退路,他若一直这般硬撑下去,只会走到穷途末路,那时不仅他,他的儿子和他的几万武陵军,都只有覆灭一个结局——皇上应该为他高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