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舞丹青_作者:鱼钤(185)

2021-02-03 鱼钤

经过全村人的努力, 在各级农科院的帮助下,大旺村的狍狍已经达到一百多只,临过年的时候卖了一笔好价钱。当初参与集资的人家都拿到分红,再加上每月的糊盒子收入,大旺村成为真正的富足之乡。

永安公社其它几个大队看着眼馋,他们带着对唐耀祖的盲目崇拜,踏上陈教授量身定做的发展之路。

唐春妮终于跟赵爽定了下来,唐耀祖乐得合不拢嘴,说自己家闺女自从跟大花一起玩儿,就再也不傻了。女婿是个研究员,小伙子不仅有文化,还踏实肯干,比当初的李东来强一百倍!

春妮已到法定婚龄,两家定亲后也商量好了日子。赵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觉得当初春妮都十七了,还能接着念初中,是个追求进步的姑娘。为此,唐春妮同志特别感谢唐昭,要是没有大花当初那番话,她怎么可能决定去念书啊,怎么可能给婆婆留下好印象啊!所以高中课本还得学,万一有机会上大学呢。

看吧,原本只拿到小学毕业证的唐春妮,都能想得这么远了。

下雪的时候,春妮嫁到市里,唐昭给她绣枕套,绣窗帘,还给包了个大红包。

这一年,唐昭跟老宅没啥交集,但是跟堂哥唐田阳一家往来甚密。但凡针织厂有新款,嫂子于洋都会给送来,还总帮着织毛衣。唐昭这边一年四季都有林区寄来的山珍,当然少不了唐田阳那份。

去年冬天于洋怀孕,唐昭四处打听孕妇该补啥营养,奶粉、麦乳精、水果、肉类一兜一兜往那儿拎,于洋养的白白嫩嫩,比别的孕妇水灵多了。

熬到日子,于洋生了个大胖小子,这是老唐家第一个金孙,唐田阳高兴,老宅也高兴。董玉珍破天荒“大方”一回,给了十块钱,李桂莲也给十块,家里人闹闹哄哄来看孩子,吵的人脑壳疼不说,临走的时候还让小海借走五块。

唐田阳看着床边的十五块钱叹了口气,自己没少给老宅拿钱,结果就换来这。看看唐昭给的一百块钱大红包,还有给孩子买的奶粉、新做的小棉被、新绣的肚兜和虎头帽,唐田阳两口子无限感慨。

说到老宅,还真有不少骚|操|作。他们当初拒绝养殖场集资,又坚决不糊火柴盒,看别人挣钱也只能干眼馋。但董玉珍觉得,有能挣钱的老三唐建党在,她不用跟别人一样。没想到的是,唐建党管着公社的招待所,以工作之便往自己腰包里搂了不少,被抓了。

这年月,对这种事用得都是雷霆手段,唐建党被判了十年。村里人都说他捡了条命,毕竟有名的女会计一案,是直接给那啥了的。

唐建党栽了,媳妇刘雪梅马上卷铺盖走人,俩孩子都扔给董玉珍。老宅这边还没发愁,大队长唐兴华先愁了:两个半大小子,书不念了,地也不下,啥啥不干还在村里横晃,以后不就是二流子吗?我们大旺村已经消灭二流子这个物种了,最后一个是唐兜,现在天天做豆腐糊盒子,今年也娶上了媳妇。我们大旺村这么好的秩序,怎么可以再冒出来两个二流子?

于是唐兴华下通牒,这俩大小子种地挣工分和糊火柴盒选一样,否则不给进村。

果不其然,老宅选了让他俩种地,正赶上农闲,俩人啥也不干在家里胡吃海塞。没几天李桂莲就炸了:唐有年一共仨儿子,一个断绝关系一个吃牢饭,以后俩老的全靠我们一家,结果还招来俩大麻烦,搁谁能乐意?!

于是家里鸡飞狗跳,整日不得安宁。

而唐田海呢,被唐建国忽悠一通裱了虎子那幅画,依然没卖出去,气得挂在屋里自己欣赏。他和二花都等同于废物,几个废物放在一起,那肯定先牺牲女娃。于是唐二花的日子艰难起来,天天干不完的活不说,家里还要给她说亲,能压榨一大笔聘礼那种,至于嫁的人品性如何,没有人在乎的。

今年村里又来了新知青,他们都觉得蛮幸运,因为大旺村跟别的地方比,日子要好过多了。李东来为了回城想了不少办法,偶然机会认识了市里某小吏的闺女,马上处了对象。而刘媛媛在夏天生了个瘦津津的小闺女,她和李东来梦寐以求的大学名额,给了李家村的女拖拉机手。

这一年,大旺村几乎没有新闻的居然是唐建国家。除了唐暖考到市一中,其余时间都没什么动静,显得平平无奇。

但是,唐家院墙里的人自己知道,在低调背后,他们悄么声地迎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平平无奇的唐建国年底从盛省回来,兜里装了多少银子是没人知道的。即便有人问,他也打哈哈,说在外面花销大,挣那点儿钱吃饭都不够。唐建国回村后早晚各溜达一遍,肩上扛一只大花猫,左手牵狗右手牵狍,在田埂上晃悠出老太爷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