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半个月都没什么动静,恰逢休息日,赵红星身体也好了,非要到李家沟去找李青松玩,赵山河正好也想去提醒楚筠一声,别着了肖婷婷的道,于是父子两个一大早就出了门,往牛棚而来。
这会儿楚筠却并不在牛棚。
她那天回家以后,花了几天把麻袋里的书整理了出来,有些书页散落了的都仔细拼了起来,又全部在太阳底下晒了一遍,这一天正好没什么事,就带了几本书,往知青点那边去了。
魏知庭正在不远的田里拔草,听人说楚筠过来找他,还以为耳朵出毛病了。
从大年初四那件事以后,他一直觉得对楚筠有愧,午夜梦回之际,总为当时自己胆怯没有挺身而感到愧疚,因此一直过了两个月,他也没敢再去找楚筠。
在其他知青揶揄的目光洗礼下,魏知庭故作镇定地在旁边的小水沟里把手脚清洗干净,才快步回了知青点。
楚筠就站在门口,看到他回来就直接把手里的书往他那边一推。
“机缘巧合找到了几本书,我觉得你干活之余,也许可以多学习一下,兴许很快就可以用上了。”
她脸上带着恬淡的微笑,神色坦荡,魏知庭却瞟了一眼就低下头去,心头莫名带了几分慌乱。
“看书?”他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苦笑道,“都下乡十年了,还看什么书啊?”
“别灰心,希望很快就会到来,你若是多做点准备,到时候就有更多的优势,千万不要放弃!”楚筠突然对他眨了眨眼睛。
魏知庭目光复杂地看着她,良久才问:“你为什么... ...”
他其实想问楚筠为什么不怪他,但楚筠会错了意,笑着解释道:“去年我处境艰难的时候,只有你帮了我一把,那一袋粮食,可是帮了我大忙。雪中送炭的情谊,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魏知庭握紧了那几本书,终于点了点头:“我会记得你的话的。你也在努力,是不是?”
他目光中带着强烈的希冀,楚筠却没有给他明确的回答,最后笑了笑,转身飘然而去。
魏知庭怅然的站在原地,看着楚筠的身影越来越远,心头骤然涌上一股莫名的酸意。
十年前他要是勇敢一点... ...
不,十年以后,也还不晚。
魏知庭在心里下定了决心,视线落在手里的书页上,看到最上面的《代数》两个字,目光慢慢变得坚定起来。
原来她找书,是为了这个男人吗?
知青点后面的屋檐下,赵山河把落在魏知庭身上的目光收回来,默默叹了口气,抬步紧随前方的身影而去。魏知庭抱着几本书, 匆匆进了门,就见梁茵斜倚在正对面的房间门口,正似笑非笑看着他。
“哟,这都什么年代了, 还巴巴送书过来?”她阴阳怪气的, “大学可是要推荐才能上的, 人家又红又专的工农子弟才有名额, 你就是把从前学的东西捡起来, 也没什么用呢!”
魏知庭没理她,一掀帘子进了自己的屋子,将手里的书放在床上, 一本一本摩挲了好几遍, 才小心翼翼藏进了草垫子下面。
梁茵没得到回应, 气得跺了跺脚, 咬着嘴唇半天,才无精打采地躺在了自己的小床上。
这日子熬了一年又一年, 家里头来信总是说快了快了,再等等就把自己弄回城里去,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另一边, 赵山河腿脚快, 几乎跟楚筠前后脚进了牛棚的门。
一进去,他就听见楚筠在和陈之蕴聊天。
“小筠,你刚才给知青那边送书去了?”陈之蕴笑呵呵的问。
“是啊, 魏同志去年帮了我的忙, 我也没什么好回报的,就给他送几本书吧。”楚筠随口道,接着又问, “陈先生,你觉得恢复高考这个事,有没有准?”
“你这丫头鼻子还挺灵啊,要不是你提醒,我还真没想到这一层。”陈之蕴一脸感慨的样子,“十来年的运动搞下来,别的不说,人才算是彻底断层了。高考是选拔人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想来国家如果有新政策,这一点肯定会优先考虑的。毕竟,国家要发展,总归离不开科学家和工程师啊!高端人才的选拔,更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虽然从李萌萌那里套到了要恢复高考的消息,但楚筠心里始终不□□稳,现在听到陈老先生也如此说,她才长吁了口气。
如果魏知庭能听进去自己的话,因此鲤鱼跃龙门,更上一层楼的话,也算是还了他去年那一袋粮食的恩情了。
至于自己,收回来的这一袋书,也迟早会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楚筠原想再等等,等到这些书有用了,家里的情况就能好起来了,谁知道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却突然来临,让她提前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