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饿了。想去找些吃的。”
“你在屋里呆着,我去。”明镜说完,转身出去小厅,又一把将房门都关得严严实实的。
长卿默默叹了口气,只好乖乖坐去桌前等着吃的。
好一会儿,明镜端着两碗热乎乎的东西进来,放来桌上,是土豆汤…上头竟然还飘着葱花。长卿打趣着,“明大哥的厨艺长进了!”
明镜依然铁脸一张。
长卿碰了一鼻子灰,也不敢再说什么,乖乖喝汤吃土豆。
明镜吃东西很快,三两下将几个小土豆塞进了嘴,又一口喝干了汤。长卿却慢条斯理,眼见的明镜吃完了,等着她的碗筷,她还故意再吃慢了些。
“就算明大哥是要杀我的,也不必如此冷淡。今后你我若要同路,总得能说说话不是?”她说着又轻轻咬了一口土豆,抿了一小口汤。
明镜脸色无恙,眉心却轻轻拧了拧。
长卿心中偷笑了声,还好不是全无反应,若不然日日里对着个木头,闷都闷死,还不如被他一剑了结了痛快…
吃饱了些,她方起了些困意。明镜端着碗筷出去收拾了,她方才寻回去了床榻上。
屋子里有几分梅雨腥气,可被褥却是干净的。长卿将自己拢进了被子,眼皮终于搭隆了下去。
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她梳好发髻从耳间儿里出来,却发现厅堂的门敞开着,明镜也好似不见了去处。外头难得出了太阳,长卿寻出去了院子里,暖和暖和身子,随后方才去了厨房里看看,想寻些食材做早饭。
她在食柜里找了些面条,又在框子里找到两个鸡蛋。便生了火,下了两碗面条。正要端出去,等着明镜回来就能吃了,却一眼扫见一双羊角辫趴着门边正眼巴巴望着她。
小丫头不过四五岁的个头儿,脸蛋儿肥嘟嘟的。长卿望着她觉着可爱,便去逗了逗她,“是不是饿了?”
小丫头眨巴眼睛,点了点头。长卿寻着厨房里一张小桌,将面条放了下来,又对那小丫头招了招手,“来,吃面条。”
小丫头这才从门后晃了出来,走起路来颠吧颠吧的。走来小桌旁,吃力地爬上了椅子,捧着一碗面条,笨拙拿起筷子趴起碗里的面条来。
长卿又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小丫头抬起脸,眼睛一眨,长睫毛便触到了齐齐的刘海,“双双。”
长卿伸手去给她拨了拨那刘海,笑道,“双双,你阿娘呢?不给你做饭吗?”
“阿娘和明叔叔出去换盐了。”小丫头年岁不大,说话倒是十分顺溜。
长卿想来这些日子杭州城战乱,外面铺头都不开门,百姓的日子该是难过,有什么需要的东西,怕也只能以物换物…
“那你快吃面条吧。”长卿又揉了揉她的头发。
外头却传来一声阿婆的声音。“双双啊,你在这儿呢?”长卿看过去的时候,那阿婆已经进来了。双双见得那阿婆,却一把从椅子上滑了下来,往长卿身后躲。
长卿忙也起了身,客客气气称呼了一声,“阿婆…”
“哦,你是阿明的妹妹吧。他与我们都说了。”阿婆说着,却好似闻到了面条的味道,脚下的步子都快了些,往桌子旁凑了过来。“哎哟,老太婆我饿了。姑娘的手艺真不错,好香啊…”
身旁小丫头握着她的手紧了紧,长卿侧脸看了看她,却见那双大眼睛里头几分不高兴。可阿婆已经坐去了方才双双坐着的位置上,拿起筷子,直先将碗里的鸡蛋挑来吃了。“姑娘,老太婆我就不客气了。一早起来,媳妇儿也不在,我老手老脚,什么都做不了…”
不是能走能动么?长卿觉得几分奇怪,只抱着小丫头去了椅子上,“双双,你吃姐姐的。姐姐再去给明叔叔和你阿娘做一碗。”
长卿又去寻了三个鸡蛋来,正要下面。却被阿婆一把喊住了,“诶,这鸡蛋可是留着十五的时候供奉菩萨的。平日里我们都舍不得吃。”
不用多问,长卿便知道这老太婆的脾性了。明镜带着她住在这儿是寄人篱下,这老太婆该是刻薄着媳妇儿和外人,只顾着自己的。“阿婆不必担心,等明大哥回来,再给您补些伙食费。”
一听得有银子收,老太婆顿时笑得谄媚起来,“好…好…”。
长卿微微叹了一口气,继续忙起手中的活计来。
明镜从外头回来,见得屋子里没了人,便找来了厨房。见得长卿张罗了早饭,那老婆子也出来了,眉目一飘过一丝不悦。走来拉了拉她的袖口,“回屋。”
长卿其实也不大愿意和这老婆子多有瓜葛,正要跟着明镜回去。那老婆子却紧着脚步凑了过来,“姑娘,方才可答应了,得要补些伙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