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就十分钟,十分钟后,我来逮你回卧室!”
“你看吧,不打扰你了。”
宋真笑着,翻页,竹岁正要侧头,余光中有什么一闪,她愣了下。
下一瞬,竹岁转过了身,正色,“别动。”
宋真茫然抬头。
竹岁,“你再翻页,对,翻页就是,你翻下页。”
宋真跟着竹岁的指示做。
竹岁上前来,就将宋真手上的那几页记录数据的纸,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拿书签一夹,又去翻前面的页面,边翻还边问宋真,“我记得,这是特制的纸张对吧?”
宋真愣了一霎,点头,“啊,对的,是特制的。”
“s级的科研项目嘛,当时又是全球瞩目的,然后首次进了临床实验,为了怕窜改,也好以后辨别真伪,纸里面加了特殊的药剂,可以保存……”
“我说的不是这个。”竹岁打断,“我问的是,我记得,s级的科研项目,每一批数据纸,都是特制的对不对,每一批的标号,我记得也有差别,用以区分来着。”
这个宋真有点含糊了,眨了眨眼睛,仔细想了想,方道,“好像,每个月头都会发一批誊抄的用纸,但是,上面标号不一样吗?”
“不一样!”竹岁蓦然笃定。
“而且针对阿尔法,显然当时措施做得更齐全。”
已经懂了,竹岁翻到书签页,透着光,那几页的水印也清晰显露出来。
然后竹岁又翻到前面去,前面的水印,最后这么几页,确实不一样。
宋真懵了一霎,“但可能这段时间刚好是,是月头,刚……”
话说到一半,又卡住了。
因为竹岁翻到这几页之后,后面的某一页,透着光,水印又变成了和前面一致的了。
阿尔法纸质记录的,最后面的这一批数据,水印是杂乱的,有部分和前面一样,有部分,自成一体,是另一种。
意识到什么,宋真赶紧自己翻看,看完,愣愣坐了下来。
竹岁说出结论,“只有一种情况,符合这种水印出现的方式,那就是……”
宋真喃喃,“水印不对的页面,全是记录的用药数据,而水印前后一致的页面,是当天的温度湿度和孕妇状态。”
“这已经是最后一批数据了,不能用夹中原理,用前后的数据同时逼近正反推导,验证其正确性,这一批数据,只需要符合前面数据的正推就行了。”
瞪大眼,宋真不可置信道,“证明从源头上,有人替换了数据!”
第105章 前夕
意识到数据被调换,宋真不可置信,眼神发木,视线直愣愣的看着前方,整个人浑浑噩噩的,脑子里仿佛一瞬间被塞爆了巨量的信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空白成一片。
竹岁去翻数据册的最后。
Z试剂临床实验她是全程签字的,科研的东西知道的不多,但是对待数据的保密规则措施,本行嘛,那还是心头有数的。
这种数据册记录的时候,其实都是散的纸张,方便携带,每天记录之后依日期顺序排列后,放入指定的文件夹,一个月或者一个周期之后,对数据进行一次汇总,最后一次检查无误,再交由科研院的资料室,由专人装订成册,然后封存。
现在科研数据的纸质记录和录入电脑数据,是一同进行的。
但是回到二十年前的话,这种高保密级别的数据,应该是先记录,反复核对数据无误后,再由专人定期录入电脑。
毕竟临床实验和搞科研实验又不一样,这些数据主要是分析给孕妇怎么用药,和孕妇的身体情况,不像是实验,必须马上录入电脑,然后用计算机代方程出曲线图。
临床实验的数据,是反映孕妇身体情况的。
以孕妇为准,真有什么,那直接开会就是了。
当然,重点不在这儿,在于,这种纸质的数据记录,为了保证最后的数据,没有被人撕走过,往往在最终数据页的后面,还会加几页白纸,表示这一册,最终数据就到那儿了,所见即所得,也以防有人心怀不轨,撕掉最后的数据,造成数据遗失。
最后果然有空白的数据纸,竹岁拎起来,对着光一看。
好家伙,最后几页,也是和前面的水印也是一致的。
等同于,除去不一样的这几张,其余整册水印都能对上,都是一样的,也都是当时真实记录的数据。
水印不一样的记录页,如宋真所说,是被替换后的数据。
竹岁:“以前数据都记录在带芯片的专用纸张上,这么大的项目,出于保密考量,估计第一时间不会进电脑,而且那个时候计算机防火墙没有现在这么好,也怕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