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和臣妾生个小郡主吧_作者:书畅(574)

江景乔闻言拿过信自己看了起来。

“义兄尊鉴,得兄攻占青州,弟喜不自胜,青州地界物产丰富,鱼米之乡粮草不缺,占据青州可图霸业。弟以为可一鼓作气,趁京中兵马稀少之际,兵分两路,一路由青州向南徐徐图谋南方诸城,一路继续进攻京师。若北境军回京救驾,亦可退守南方与正德南北分庭抗礼,此万全之策。弟在京中每每想起义兄霸业将成,既兴奋难眠又觉遗憾,正德帝与静王已识破于我,怕是不久生变,或不能于生前见兄登基实为遗憾,但弟手中还有近万死士,必借此竭尽所能与其兄妹二人周旋,倘若能助兄一二,则死而无憾.......”

“这个徐国公不亏是当年的常胜将军,老谋深算的很,他知道你和陛下识破了他,便早早为自己筹谋了。”赵清芷轻轻摇着扇子,“凭着这封信,你和陛下想动他,也得掂量掂量他那万人死士,真要动他,少不了城中见血。”

江景乔冷哼一声道:“只怕他的死士,没有他写的那么多,有可能是在虚张声势,赌得无非是人心罢了。”江景乔说着将信收进信封里,“老将就是老将,送出去的信,无论落到哪一方手里都能达到目地,若宁王收到了,自然感念他的忠诚,而落到我们手里,在没有摸清他有多少死士之前还不敢动他,甚至还要忌惮着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8-15 00:38:59~2021-08-17 00:00: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255、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更的天, 漆黑一片,宁王带着谋士和亲兵登上城墙,看着四周插满了‘宁王军’的大旗, 难免心潮澎湃。

“先生, 通知下去, 四更垒饭, 五更擂鼓出城, 五万人马攻打滁州。”

谋士闻言进言道:“王爷, 先前得到消息, 京中并无多少人马, 这五万人马和此番收纳的新兵是不是可以兵分两路, 一路进攻滁州,一路南下吞并诸城, 此进可攻退可守。”

“先生差异,本王赌的就是速战速决, 趁京中兵力薄弱, 需一鼓作气直捣黄龙, 若是慢了,北境军回来了, 给了正德小儿喘息的机会, 那时候即便南北对峙,也是输成较大, 毕竟刘捷,不好对付啊。”宁王说着缓缓转身,看向滁州方向,“只要咱们迅速占领京城,即便北境军回来, 也难挽狂澜了。”

谋士闻言欲言又止。

“先生不必再劝,进了京,绑了刘捷的女儿刘金定,不怕他不归降本王。”宁王说着缓缓闭上眼,伸开双手,此刻他感觉到了一股君临天下的快感,这天下,终究还是他的。

宁王的军队五更天便浩浩荡荡离开了青州,宁王亲自坐镇,那些得了土地和银子翻了身的士兵们,各自精神抖擞,以为封侯拜相的机会来了。

宁王做好了半个月攻占滁州的准备,没想到第三天滁州郡守便插了白旗,开城门投降了。

消息传到京城,朝堂慌乱一片,百姓们也是家家闭户,连早市夜市都少了往日的热闹。

朝堂上,正德帝揉着太阳穴,听着下面大臣们叽叽喳喳的,大多都是劝他出逃的,原来,危亡之际,这满朝文武多数都想着保自己身家,全不曾真的为他这个君主考虑过。

兵部侍郎跪在地上道:“陛下,宁王军势如破竹,马上就要打到京城了,不如,接受庆国王子和公主的建议,趁早离开京城,西去庆国暂避啊。”

“卿家要朕去庆国暂避?”正德帝抬眸看向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被正德帝的眸子惊了一下,他清晰地从正德帝的眸子里看到了杀意。

正德帝缓缓走到御阶前,俯视众人:“愿与朕死守国门的,站到左边,建议去庆国暂避的,站到右边。”

众人一听,互看一眼,没一会功夫,左边站满了人,而右边只有十一个人。

正德帝将下面的人看了个清清楚楚,到此境地,肯和他共进退的竟然只有这十一个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正德帝缓缓开口,“我大周就没有弃国而逃的君王!!!尔等食君俸禄,事到临头,竟主张朕弃国而逃??真是我大周的好臣子啊!!!”

“陛下息怒。”众大臣闻言惊慌地跪了下去,“臣等罪该万死。”

“不思护国,只想逃窜,你们是该死。”正德帝说着一步一步下了御阶,“不过,朕给你们一个赎罪的机会,朕准备亲临梁州,和宁王决一死战,尔等主张去庆国暂避的全都随朕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