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清单_作者:梦回春秋(54)

  当两人去酒店楼下吃那顿迟来的晚饭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或许称之为夜宵更为贴切。

  点了一堆夏皖爱吃的菜,邵云浩只是喝着红酒并没动筷,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夏皖聊着天。自己离开两个多月,白沙镇的qíng况,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夏皖边吃着饭,边慢慢将qíng况说给邵云浩听。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在邵云浩预料之中。大船入海后,所有人都是怀着观望的态度,但当张南伟指挥着船手将拖网拉起时,十几米长,巨大的三角形口袋式的鱼网里竟然结结实实的塞满了鱼虾蟹等各种海鲜。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没有一个人见过如此丰富的海鲜品种,就连在海上讨生活几十年的老渔民,都不由得感叹大船入海的神奇。

  张南伟是最先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的,邵云浩和自己说的果然没错,千百年来,也许从来也没人来到过这片海域深处,自己一行人来到此地,随便找一个地方下网,就能网出让人目瞪口呆的大量鱼虾。

  这一网上来,起码有上千斤,张南伟本就黝黑的脸这时更是由于激动,变得有些发紫,感觉自己的心脏突突突的跳得非常厉害,好像有承受不了这种刺激的画面。

  有个年轻的船员突然喃喃而语,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入甲板上每个人的耳中。

  “我的天呀,这真是发大财了吧!”

  这句话把其他人都惊醒过来了,就连李昭霖眼中都写满了兴奋的光彩,更别提笑得都合不拢嘴的夏皖。

  收获如此丰富,让船上的帮手们都生出了无穷的力量,一个个打着赤膊,汗流浃背的将网扯上船,网袋底一打开,满满的海鲜像cháo水一般涌上甲板,到处都是乱跳的鱼,蹦跳的虾和乱爬的蟹!

  几十个竹筐飞快的抬了出来,有经验的渔民飞快的分捡装入筐中,两个手掌大的海蟹钳子足有一米长,拇指粗的明虾也随处可见,不说运到香江,就算在国内一些城市,这些海鲜也能卖出令人咋舌的价钱。

  有心人将这一批海鲜大概估了个价,少少估计能有四五千块左右的纯收入,这抵得上全家一年的收入了,在暗自心惊的时同,不免也对这种大船上了心。

  还有比较心急的后生仔,当场就拉着张南伟小声的问起价钱。

  当大船返程后,在岸上早就等候多时的王思明立刻指挥着自己车队过来装箱,邵云浩安排的冷库与调试站并不在白沙镇,王思明必需及时的将这些“生猛海鲜”运送到离香江海峡相隔的广兴市。

  由于王思明完全没考虑到会有这么夸张的海鲜数量需要运送,他事先准备的货车完全不够用,最后只能用较高的价钱,请了莆清市的另一家运输公司,可把王思明纠结坏了。早知道邵云这哥们专办大事,自己怎么就不能豪迈点,组个百八十辆的车队呢!

  除去通关的费用,一个月下来海宝公司居然收益颇丰,内地的人工加运输费比起海鲜在香江的贩卖收入,基乎可以忽略不记。

  当张南伟拿着第一个月一万多的分红,这个中年汉子眼眶都红了。

  晚上就在夏皖家摆了一桌酒,把王思明和李昭霖一起叫上,尽qíng的喝了一顿老酒。

  听完夏皖讲述的一切,邵云浩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意,用筷子夹了一只虾放在夏皖碗中,换来了少年一个灿烂的笑容。

  “你呢?你最近怎么样?”比起海宝的现状,邵云浩还是更关心夏皖。

  ================================================

  作者有话要说:大船出海,满载而归。

  虽然比金融来钱满,不过实业会更有成就感,想想就觉得很满足。

  -------------------

  夏皖对邵云浩……感qíng依旧复杂,这条线慢慢写,等他上了大学,一定会明了的。

  事业感qíng双丰收!

  -------------------

  我绝对是邵公子亲妈!

  -------------------

  V文什么的已经没感想了,只求别扑得太惨……

  ☆、25

  最近过得怎么样……对于这个问题,夏皖不知该如何回答对方。

  挂历厂至今为止都运转正常,它给自己带来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金钱,同时在“海宝”附近,夏皖还和舅舅开了一家食堂,供海宝的船员和工作人员吃饭。

  这种钱来得不像挂历厂这么迅猛,但收入很稳定,夏皖非常满意。但是,哪怕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段时间的夏皖心里却一点也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