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清_作者:金子(310)

  到了香山见着娘娘,倒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染了风寒,吃了药却一直不见好转,反而越发地重了。爷坐在chuáng前宽慰着娘娘,不多会儿,茗薇姑娘走了进来,给娘娘和爷请了安,我偷偷看了她一眼,发现她脸色不是很好,jīng神也很不济。她一直待在娘娘身边伺候着,有好几次我都看到她好像有话要跟爷说,却每次yù言又止,怕是爷也看出了什么。

  伺候着娘娘躺下,爷让我自己在屋里待着,独自出了门去。爷还是决定去见了,可见了又怎样呢,只是徒增伤心罢了。一炷香的工夫,爷从外头进来,看不出任何qíng绪来,我也不多说话,只在旁边小心伺候。

  这一住就是好些日子,爷除了按时给娘娘请安,照顾娘娘喝药之外,就是关起门来读书,处理京城送来的公文;娘娘的病也一天天好转了起来,爷开始有了想回京的打算。突然,京城接连两天没有送信和公文过来了,又过了两日,派了人去京城打听,却一个也没有回来。我感到了事qíng的不简单,爷也不敢轻易回了京城去,就又住了下来。又过了几天,太子突然派了人来,临出门时执意着让爷回去,爷推脱不过,只能答应了回去。这边刚声音落下,那边茗薇姑娘却失足落了水,爷想都没有想就冲了过去,把姑娘捞了上来,回头gān脆地回了太子派来的人。

  茗薇姑娘这次病得着实不轻,捞上来时已经昏迷不醒了,陆太医看了以后开了些药,说是只能看姑娘自己的造化了。爷那天一直守在姑娘chuáng前,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去跟娘娘说要亲自照顾茗薇姑娘,说是万一有个闪失难向十三爷jiāo代,娘娘自是明白个中道理,只是也没有多阻拦,由了爷去。

  除了用膳和睡觉的时间,爷都待在了姑娘的房里,而茗薇姑娘却始终不见好转,烧一直没有退下去,时醒时昏的,就是醒来神志也不是很清楚,有好几夜爷都守在那里,连药都是他亲手喂了下去。在没有旁人的时候爷就呆呆地握着她的手,喃喃地叫着小薇,而我只能在旁边gān着急,什么都做不来。或许是爷的深qíng感动了老天爷,那天陆太医来过了之后,告诉爷说茗薇姑娘的烧退了,过几天就会醒来。爷终于是放松了心qíng,折腾了这么几天,他的脸越发地瘦削,越发地苍白了,神态间满是疲惫。

  随后的几日,茗薇姑娘还是一直昏睡着,爷时不时地到她屋里转转,用手探探她的额头,没有再烧才放心地离开,让冬莲她们仔细伺候着。一直到十三爷风尘仆仆地赶来,爷才退过了一旁,去的不再那么勤了。而茗薇姑娘也在几日后醒了来。不久德妃娘娘也被皇上派来的人接回了宫。

  而宫中的确是发生了大事qíng,索额图竟然想扶持太子登基bī皇上退位,终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败了下来,被圈禁起来。太子倒是没有被牵连得太深,依然做他的太子爷。而爷当时远在香山,更是没有什么瓜葛,躲过了一劫。

  经历了那么多事qíng,爷越发地不爱说话了,更称病向皇上告了假回家静养,读书参禅,与各房福晋也更加地不亲近了。我真怕他哪一天参到了什么,进到那佛门里去了。

  【之七】

  大红色的喜帖静静地躺在书桌上,烫金的喜字儿格外地扎眼,喜帖的上方,一只胳膊支在了那里,胳膊上的那只手握成了拳,支撑着脑门。我看不清楚爷的神qíng,只知道爷自从接了这张喜帖起,就一直是这个姿势,已经一个多时辰了,而喜帖始终没有被打开过。

  烛火在那里一闪一闪地跳动着,偶尔传来一声“噼啪”的声音,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声响,气氛让人窒息。我终于忍不住,拿起剪刀,走到桌子边上,拿开了罩在蜡烛上的罩子,剪下了一段烛芯。这时爷猛地抬起了头,我一惊,手一抖,那段剪下的烛芯正好掉在了喜帖上,紧接着一只手覆在了上面,火熄了。我惊恐地跪在了地上,口中忙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罢了。”爷的声音传来,带着点沙哑。

  我吃惊地抬起了头,只见爷已经站了起来,手上拿着那张喜帖,走到了我面前,喜帖上赫然一块被烧过的痕迹,就像一只丑陋的蝙蝠趴在了上面,露出狰狞的表qíng,煞是碍眼。我看着爷苍白的手,颤声说道:“爷,让奴才看看您的手吧,得赶紧叫个太医来瞧瞧吧。”

  “不碍事,没有特别疼痛的感觉。你把这张帖子给福晋送去,让她看着置办点东西,就跟她说东西往好的去置办,十三弟不是别的人。”爷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