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来到唐朝以来李靖都已经退隐,见到李靖的机会也很少,一次偶然才见到李靖,那是李靖年事已高,可依然能够看出他年轻时候的风采,有着军人身上该有的杀伐之气,也由将领的果断睿智,是一个很正直的人,看见他李治就觉得军人就应该是这样。
“父皇”李治叫道,李靖这些人对于李世民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凌烟阁的那些功臣,他们都是从一开始就追随李世民的,跟李世民东征西战打江山,虽是部下说是亲人也不为过,再说相处了那么长时间已经喜欢了他们在身边,李世民也一直都很珍惜他们,可是现在这些人还在的已经寥寥无几。
“恪儿,立即安排我们回长安”沉默中的李世民终于开口,希望他还能再见李靖最后一面,能送一送昔日的老友部下,他从来没有想过李靖会在这个时候倒下,李靖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就突然间不行了呢?伤心的同时李世民又想到了自己,他的那些老部下们都一个一个的撒手人寰,他自己还能活多久呢?
一路快马加鞭赶回长安,没有回宫,李世民直接的去了李靖的府邸,唯一让他无比庆幸的还能见上李靖一面。
“皇上”见到李世民李靖原本浑浊的眼中散发出了一些光彩,想要起身却被李世民制止,李靖笑道“皇上你终于来了,臣还以为见不到你了呢,这两天臣一直都在等你,现在终于可以瞑目了”
“说什么傻话”李世民眼角湿润,他知道李靖此时也不过是回光返照,离大去之期不会太远了。
“皇上不必为臣感到难过,今年臣已经八十了,活的也够久的了,我想以前的老友们也都想我下去陪他们了,让他们等得太久不好”李靖笑道,看着李世民眼中露出追忆的色彩,“皇上,我现在经常想念以前的时光,跟着皇上打天下,醉卧沙场,那时是何等的风光?可是现在我们都老了。”
“说实话,我其实很佩服皇上的,以前不愿意承认皇上在领兵方面比我qiáng,现在却没有什么了。臣以为皇上在领兵上面很有天赋,皇上之正使敌视以为奇,皇上之奇使敌视以为正,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从来没有定数,三军将士只知其胜。不知其所以胜,这才是制胜的法宝啊”
“哪有的事”李世民道“朕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你不知道打仗的好多东西朕还是跟你学的呢,你可是朕的老师”
李靖发出几声慡朗的笑声,而后又消失无踪“皇上我虽然是武将,但是在这将死之际还是要给皇上说几句肺腑之言,还望皇上不要怪罪”
“什么怪罪不怪罪的”李世民生意提高些许,“你说吧,朕听着呢”
“皇上武功盖世名垂青史,至于皇上的文治就是更是辉煌了,数百年争抢好斗之民风化作平和有礼的大国气度,天下宁静盗贼灭绝,由此两项大功,皇上之威犹如太阳照耀大唐万里河山,皇上治理天下的功绩已经远胜于秦皇汉武,但是与尧舜之君还是尚有一段距离,不能大德至圣”
“我虽然是武将不是诤臣,但是皇上对我有知遇之恩,有些话还是要对皇上说说,皇上追求盛名的yù望应该满足了,开拓疆土的行为也应该停止了,应该让老百姓想贞观前几年那样过清净的日子了,这样贞观治世才能有始有终,皇上要思之啊!”
“朕知道”李世民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呢,只是不平定四方那里又有清净的日子给老百姓?如今天下太平自然该让百姓休养生息,大唐也不能总是战争下去,不然迟早会生出民怨,毁了大唐的基业的。
“皇上知道就好,这样我就可以放心了”李靖微笑“皇上,我这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就是跟着皇上上战场打胜仗,为我大唐开疆拓土,现在想想周边的那些国家好像都被我们打怕了,简直是闻风丧胆,我很荣幸能够参与此中,到了下辈子我还要跟着皇上打仗,皇上你可要不能忘记我啊”
这句话说完李靖便没有了声息,李世民又喊了他几声也没有得到回答,知道李靖已经去了,不禁悲从中来,眼角亦有些湿润,险些摔倒在地。
一旁李恪眼疾手快扶住李世民“父皇当心身体”
“我没事”李世民抬起手摇了摇,在回宫的路上一句话都没有说。
“父皇”李治扶着李世民坐下“你说过‘来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祸’,生老病死这都是天意,李靖将军杀伐一世,在最后走的却是这么的悄无声息,没有受到一点的苦,这是寿终正寝,我们应该为他高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