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轻笑看着问问题的李治“这就要看我们要出什么题了,这个考验不能太简单,简单了可能所有的国家都能通过,也显得我大唐无能,但是也不能太难,就如九弟所说他们都不能通过,这样必定会让各国以为我们故意刁难他们,对大唐怀恨在心,所以出题的时候我们要细心的斟酌,既能让他们有一方通过,也能彰显我大唐之威”
“恪儿的办法很好”李世民赞同的点点头,进来他发现这个儿子很像自己,英明果断,有勇有谋,若是李治有他的一半自己都能放心的把江山jiāo给李治了。“既然恪儿能想出如此的妙计,那么安排考验的事qíng也就jiāo给你了”
“是,儿臣定会让父皇满意”
看他这番胸有成竹,李治还以为他已经想好考验的内容了,出门后立刻便问,谁知李恪竟回答没有,“那你还答应的那么慡快?”
“不是还有时间吗?”李恪心qíng很愉悦,少年这是在为他担忧,“你也会为我想的,不是吗?与其担忧还不如想想你的历史上有哪些考验的方法”
他还真是处惊不变安之若素,李治看李恪这样也安下心想起对策。最终两人苦思冥想了许久定下了六个考验:第一、绫缎穿九曲明珠;第二、辨认一百匹骒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第三、百名求婚使者在一日内喝完一百坛酒,吃完一百只羊,还要把羊皮揉好;第四、分辨百根松树的根和梢。第五、夜晚出入皇宫不迷路;第六、辨认文成公主。
这之中第一个与第四个考验是李治想出的,第二个与第四个是李恪想的,第五个考验则是李世民来凑热闹想出,最后一个是应文成公主的要求定下的,至此六个考验定下,李治松了一口气。
在李世民接见过各国使者后,宣布了考验之事,虽然有些诧异大唐会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和亲问题,但是各国使者也都觉得很公平,纷纷表示赞同,也跃跃yù试想要在其他国家面前表现己国的才智。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李恪让人拿出九曲明珠与一根柔软的绫缎,宣布了第一题“各位看,这是九曲明珠,它内里曲曲绕绕极为复杂,两端分别有两个眼,我们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用这根绫缎从这端穿到另外一端”
听到问题后有一两个国家的使臣立即拿过九曲明珠开始穿线,怎奈试了多次换了几人都没有成功,李治微微笑着,看他们绞尽脑汁的模样这道题还是他以前在书上看的,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不知道各国的使臣能不能做到,但是李治直觉吐蕃的使臣能够做到,在文成公主的事qíng上历史不会偏离。
果然没过多久,在树边沉思的吐蕃的使臣禄东赞来到李世民的面前“皇上,我有办法做到了”
李世民挥手让人把九曲明珠与绫缎jiāo予禄东赞,禄东赞让人找来一根细细的丝线,将丝线的一头系在蚂蚁的身上,另一头则系在在绫缎上。在九曲孔眼的端头抹上蜂蜜,把蚂蚁放在另一边,蚂蚁闻到蜂蜜的香味,便带着丝线,顺着弯曲的小孔,缓缓地从另一边爬了出来,绫缎也就随着丝线从九曲明珠中穿过。
看到禄东赞成功,其余各国的使臣悻悻的停下,李恪向各国使者宣布吐蕃这次考验中获胜,紧接着又开始第二个考验。李治走到禄东赞的身旁,对于他的聪慧也不得不赞叹“你可有想过如果蚂蚁不受引诱该如何?”
禄东赞愣了下,沉思李治的问题,却始终想不出方法“还望殿下赐教”
“用烟熏”李治回答。第二个考验与马有关,所以地点是在一个马场,一行人随着李恪来到皇宫中的练马场,待李恪宣布了考验内容后各国的婚史这次没有争抢风头,都开始认真思考。
“三哥,他们一时半刻应该想不出来,我们去那边看看”李治指着不远处的马棚,里面有一匹通体雪白的马,看上去相当的威武,与他想象中的神骏吻合,“这里有父皇在应该不会有事”
李恪点点头,正要说什么,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九弟可会骑马?”大唐的江山可以说是马上得来的,而且崇尚武力,所以李世民很注重对诸位皇子的马术骑she的培养,若是李治不会这些很容易露出破绽。
李治摇摇头,在现代一般人都不会骑马,但是古代马却是这里的jiāo通工具,还是作战时必不可少的伙伴,见李恪眉间拧起,他立刻明白李恪在担忧什么,唐朝崇尚武力,不然也不会有李贺的那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诗句了,凌烟阁之内几乎全部都是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武将,而他自己却连马都不会骑,很容易让人生疑,“三哥以后还劳烦你教我骑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