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_作者:澪露(143)

  直到最后,他知道真像对李恪质问,而那时李恪也是因为心存愧疚所以接受了自己的指责,他的心中也一定不好受,可是自己不但没有给他安慰,反而雪上加霜,作为qíng人他真的是太不合格了,也怪不得李恪会对他失望。

  这也是李治会选择来守皇陵的一个原因,为李世民守孝三年,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孝心,用以减少他和李恪的罪孽,为李恪赎罪,也让自己心中好过一些。

  等到守孝期满,给彼此一个缓冲期,他也许就会渐渐的对此事释怀,就能够面对李恪,那个时候在向李恪道歉。

  李治所在的这个山村离长安不远,长安的消息可以很快的传到这个地方,对此李治很满意。这里民风淳朴,他这个外来人也很轻易的被当地人接受,现在粗茶淡饭,布衣麻赏李治过的也已经习惯,而且他现在成了一名这里教书育人的先生,工资不高却足以糊口,很受人们的尊敬,如果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就是李恪不再身边。

  虽然离开了李恪,但是关于李恪的消息他却从来都没有断过,每次听到李恪的事qíng他都会想象李恪的样子,在听到人们对李恪的称颂的时候也感觉与有荣焉。

  永徽二年正月,李恪拥有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取名李念,并且为了庆祝,李恪颁布了一个政令,在全国各地兴办学校,让适龄的儿童上学,学费中的一半由政府承担,以表明李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态度。

  这个消息让李治错愕了很久,说不出来的苦涩自心中蔓延,但是后来迟迟没有听说李恪选妃的事qíng,关于李念的母亲虽然有很多众说纷纭的传言,但是李恪从来没有做出回应,李治后来想李念应该是,武媚娘给李恪生的孩子,从时间上也很符合。

  关于武媚娘与李恪的事qíng李治已经看淡了,以前也对李恪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之事存在心结,现在想通之后反倒没有太难以接受,李恪为他做的太多了,他不想李恪的人生留下遗憾,所以这个孩子他能够也愿意接受。

  永徽二年八月,唐朝出现了第一个女官,武则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她一出现就遭到了众多大臣的质疑与反对,甚至有人说李恪是昏君,但是李恪全部以沉默应对,并给予了武则天无声的支持,而武则天也在反对声中逐渐站稳了脚,以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就是那些食古不化的老臣也对武则天的所作所为挑不出次来,所以除了不满他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而这件事qíng在民间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武则天的事qíng一直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有些人仍然有些质疑,但是大多数人已经默默地认同了武则天,也认同了女子为官这件事,武则天更加成为了很多女子的榜样偶像,在政治上女子的身影渐渐的出现,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事实证明了那句经久不衰的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永徽三年,李恪打破了人们对士农工商的传统认知,大大提高了商人的地位,并在举国上下选拔皇商,皇商虽无权利但授爵位,一时间在民间掀起了从商的热cháo,很多人以成为皇商为荣,商人更是感念李恪的皇恩浩dàng,一旦朝中有事他们纷纷相助,在很多事qíng上显示他们的作用,而李恪也在选拔皇商时慢慢的掌握了大唐经济的命脉。

  永徽三年六月,李恪再次颁布补充一系列法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科举制的完善,首先科举不再拘泥于士族阶层,实现了科举制度的平民化,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大唐人都可以参加科举。其次科举不再简单的分明经进士两科,大规模的扩大了取士的范围,甚至很多偏门的学科都得到了重视;最后严格实行科举制,加大了对徇私舞弊现象的法令,为科举取士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永徽四年,朝廷号召鼓励向江南移民,并且减免对江南的税收,使得江南成为赤手可热之地,人们的视线开始向江南转移,而江南也逐渐的得到发展,渐渐的有了与北方持平的意象,成为了大唐的宝地。

  敲门声打断李治的深思,李治打开门看到邻居刘婶站在门前“刘婶,你怎么来了,找我有什么事吗?”刘婶为人很是热qíng,对李治这个单身汉也照顾颇多,而且作为向下的农户对李治这个教书先生也很是尊敬。

  刘婶走进屋坐下来,看着李治审视了一会道“李先生,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又六了”李治已经大概的猜出了刘婶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