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你真的不跟着去?”李象问,此时李恪的銮驾已经从皇宫想骊山出发,李治却仍然漫不经心的在这里喝茶,看着李治这样淡然的面孔,李象以为一定是李治受挫了这么久开始灰心,开始努力从脑中整理安慰鼓励的话。
“皇叔,你不要灰心,其实这些天你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我们知道父皇还是在乎你的,你不知道,在你走得这三年父皇的表qíng几乎没有变过,那就是没有一点涟漪的死水,可是你看你才来了多长时间,父皇就变了,还动不动的就对大臣们发脾气,我都要感叹皇叔对父皇的影响力了。”而这次李恪去骊山,在李象看来那就是受不了李治的攻势落荒而逃,他预感李恪坚持不了多久了。
“哥,你错了,父王才没有灰心呢,父王这是在养jīng蓄锐,而后再一举拿下,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再说了父王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坚持到底,他又怎么可能半途而废呢?”李忠年龄虽小,看的却比李象还要明了。
“那皇叔为什么不去骊山呢?”李象疑惑,依照他的观点,既然已经小有收获,那么就应该再接再厉乘胜追击。
李忠也望着李治,这也是他的疑惑。
李治放下手中的茶杯,好笑的看着他们,不得不说在这些天他们为了自己的事绞尽了脑汁,有没有用暂且不说,他们给他的鼓励却是最重要的,没有让他孤军奋战“谁说我不去,我只是停两天再去”
这些天他已经确定李恪对他不是无动于衷依然还是爱他的,但是李恪的爱中却参杂了恨,这也是李恪对他依旧冷淡的原因,他要做的就是把李恪的很一丝一缕的消除,那样才是彻底的成功。
李治能够感觉到李恪偶尔的软化,但也只是偶尔,因为下一刻李恪就会变得冷漠,也对他更加的疏离,这让他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心时上时下,每天游走于天堂与地狱之间,这种滋味真的很不好受,他也只能承受。
其实在李恪面前时,他想过要装可怜装受伤来换取李恪对他的关心,但是很多时候都不用装,因为那就是他的心qíng,李恪对他的每一次冷淡都让他心痛,也提醒他曾经犯下的错误。好多次他都要忍不住想要抱住李恪,想在李恪怀中痛哭一场,最终还是忍住了,他害怕触到李恪的底线,更害怕李恪会推开他再次默然的走开。
至今为止他都无法习惯李恪对他的冷漠,但是慢慢的他已经能够在李恪面前控制自己的qíng绪,只要李恪不赶自己,只要还能看着李恪,只要还能有机会挽回李恪,他的这点痛算不了什么。
“为什么,既然要去为什么不一起去?”李忠再次疑惑。
“因为不能把你三皇伯bī得太紧了,bī得太紧会适得其反的,也要给他一点空间”李治道,给李恪一点空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好让他休整一下,把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郁结消除,而后再重新整装出发,让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见李象与李忠都是似懂非懂,李治解释“你们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可是你们也要知道有句话叫穷寇莫追,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你在bī迫他,他很有可能会与你拼命。但是如果你给了他时间,他就会渐渐的松懈,在他松懈的时候你再去追击他定然不会在殊死相搏,也更容易得手”
李象与李忠面面相觑,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东西,李治这是把兵法都用出来了,一步一步的bī李恪就范,看来李恪最终是难逃李治的手掌心。不过李治现在的样子让他们有些陌生,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谦和的李治吗?为什么他们觉得李治现在特别像一种叫狐狸的生物呢?
不过幸好,李治的手段没有用在他们身上,不然他们绝对没有一点反击之力。李忠与李象突然打了个哆嗦,李治好可怕啊!
☆、第七十五章:心间到底意难平
第七十五章:心间到底意难平
去骊山很匆忙,很多事都没有来得及安排,就是已经快马加鞭的通知人先行打扫行宫,等到李恪到的时候还是没有弄好,管理行宫的人战战兢兢的去迎接李恪,让他无比庆幸的是李恪什么也没有说就入住。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李恪是来避暑的,只有李恪身边亲近的几人知道并非如此,李恪是来避难的,为了躲李治,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李恪也会有落荒而逃的时候。
没有了李治在身边,李恪松了一口气,也开始静下心来处理朝中的政事,两天之内就把以前积压的事务全部处理完,办事效率高的让人惊叹。手上的事qínggān完,李恪又吩咐人把近期要做的事qíng整理上来jiāo给他,并且还把以往的事qíng重新审核了一番,这可苦了随侍的人,忙的累的一沓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