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_作者:澪露(40)

  “父皇打算亲征?这是不是不妥,万一……”李治没有说下去,但是目中的担忧表明了自己的想法,“高丽只是一个小国,父皇不必要亲征的,杀jī焉用牛刀”

  李世民笑了笑,他知道李治在担心什么“治儿,我不去怎么能考验你三哥?再说了大唐如何得来的,父皇以前可是身经百战半生戎马,大大小小的战争都过来了,还惧怕他一个小小的高丽吗?而且好久没有上过战场了,还真有些怀念了”

  ☆、第十八章:知君用心如日月

  第十八章:知君用心如日月

  第二日李世民将要攻打高丽之事说出,在朝堂上商议,有反对的,亦有赞同的。

  以文臣为主的褚遂良上前一步道“近年来中原大地平定,四方民族归服与大唐,皇上可谓是威望无与伦比。可是如今皇上却要渡海远征小小的高丽,如果捷报指日可待还可以;万一遭遇挫折,损伤威望,再引起百姓起兵反抗,则朝廷的安危难以预测呀!”

  “而且皇上还要御驾亲征,如今太子刚刚封立,年龄还很幼小,其他藩王qíng况,陛下也都很清楚,一旦皇上离开难保不会出现什么霍乱,这让太子一人如何面对,况且皇上身为一国之主,实在不易轻易远行”褚遂良忧心道,看着上方心意已决的李世民更加的担忧,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话是如何也阻止不了他的决心的。

  相对于褚遂良的担忧,作为武将的李绩要自信很多“褚大人此言差矣,想当年薛延陀进犯,皇上想要发兵讨伐,魏徵就如同大人现在一样谏阻,皇上不得不而作罢,而使之直到今日薛延陀仍为大唐的祸患。那时如果采用了皇上的策略,北方边区可保安宁,现在就会是另一幅模样。而且皇上御驾亲征高丽更加能激发士气”

  李世民站起身目光幽深,声音掷地有声“李绩说的对,盖苏文杀死其国王,迫害高丽大臣,残酷nüè待百姓,如今又违抗朕的诏令,侵略邻国,若不讨伐他如何能显示我大唐的国威,以后四方的民族又如何能真心的陈腐我大唐,他们若都是有样学样,大唐又如何安定?所以这一仗不仅要打,还要打出我大唐的国威,让其他的人再也不敢轻易的动弹”

  “朕已经想好了,从现在起就要做好讨伐高丽的准备,等到时机成熟就立即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皇上”长孙无忌道,“兵马未动粮糙先行,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qíng就是准备粮糙的事qíng,可是去年关中大旱,一时之间去哪筹集三军将士的粮食”

  “这个朕已经想过,也早已经准备好,你就不必担心了”既然早就已经有攻打高丽的想法,他不可能不做好万全的准备,李世民扬起笑容“你们还不知道吧,太子在江南地区推行的稻米的种植,一年可以到两熟或者三熟,已经大丰收,以后我大唐定会民富国qiáng,还惧怕筹不到军粮吗?”

  李世民神色肃然,发号施令“传朕旨意,阎立德即可带人到洪、饶、江三州,造船只四百艘用来载运军粮。营州都督张俭等率领幽州、营州二个都督府的兵马以及契丹、奚、族士兵先行进攻辽东,以观察形势。太常寺卿韦挺为馈运使,民部侍郎崔仁师为副使,河北各州都接受韦挺节制统辖,听从他随时调遣。”

  安排好一切后李世民宣布退朝,李治随着众人一起退出。李世民想要攻打高丽最主要的就是想给后世留下一个统一的安定的大唐,这个决定其实也是正确的,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的开国将领和领导人往往是这个朝代中最厉害的一批。而且一个朝代中领导层中jīng良文武人才最密集的时期也往往是开国初期。在这阵锐气消逝之前,真的必须抓紧时间打开局面,不然今后很可能就不再有机会了。

  而唐朝时不论是领土还是四方各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这与李世民是分不开的,亦可以看出李世民的高瞻远瞩,虽然这次攻打高丽有可能无功而返,可是李治宁愿相信历史会改变,他想看到李世民完成心愿,也想看到唐朝得到统一,而且这次李世民是打算让他跟随,也终于能够见到铁马金戈的大唐军队了。

  其实李治最担忧的事qíng不是讨伐高丽,而是李世民的亲征,历史上记载,在这次同高丽的战争时李世民患了病,而后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讨伐高丽无果的打击,没有过几年就驾崩了,如果历史没有偏移,李世民的寿命应该没有几年,他真的不愿意这个疼爱自己的父亲离开自己,但是李世民做的决定又不是他能够阻止的,自己能够做的就是在征讨高丽时照顾好李世民。希望一切都是他多想了,毕竟历史上他没有跟去征讨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