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_作者:澪露(51)

  ☆、第二十三章:储君动摇心中愿

  第二十三章:储君动摇心中愿

  不论qíng感怎么样的纠结,该做的还是要做,李治与李恪有没有忘记一直以利在为什么努力,而这种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李世民将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三人叫到承庆殿中商量了一件事qíng。

  待到三人落座后李世民扫视了一周,不徐不疾的开口“今天朕是有件事qíng想与你们商量商量,眼下大唐今非昔比,家大业大,朕也年龄大了行动多有不便,所以想要在诸皇子之中选一个文才优异者来入住武德殿,帮着朕整理下文牍疏奏,起糙一些急件,想来想去吴王李恪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等着三人消化他的话,也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反应“这一来呢,李恪文采不错,其次,李恪是个有公心的人,看一看最近李恪处理的事qíng就知道了,哪一件都是做的尽善尽美,而且行事不拖泥带水gān净利落,你们看朕这个想法如何?”

  房玄龄看了看李世民,又看了看长孙无忌和岑文本,武德殿是什么地方?与东宫邻接,当初在李建成做太子之时李渊让李元吉处在此处,而且李世民也曾经入住,由此可见李世民的目的,恐怕是有了改立太子的意思。而他们之中长孙无忌绝对是太子的拥护者,势必会反对,岑文本则是李恪一边的,而自己虽不属于他们之中任何一边,却还是希望大唐是有李恪这样有能力的人来继承,不过该说的利弊还是要说“皇上,臣以为此事有待商榷,武德殿是皇上曾经住过的地方,如果皇上这么安排,必然会引起朝野人士的猜疑”

  李世民笑了笑,看着房玄龄,似乎对于他的话早已经猜到,“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朕待过的地方有很多,像是军营朕就在那里带过兵,难道就是因为朕曾经在那里呆过,如今做了皇帝,就要将军营解散不成?”

  “话虽如此,但是武德殿毕竟非同一般,如果吴王贸然进入必然会遭到大臣的反对,恐怕进入也呆不长,本朝皇子之争由来已久,是天下的一大隐忧,如若废了礼制,长幼秩序必乱,长幼乱则朝纲乱,朝纲乱则天下乱,皇上要三思”

  “可是这样不等于压制别的皇子为朕办事吗?不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做难道就对吗?”不以为意的笑了下,李世民看向沉默却又难掩忧色的长孙无忌,“你怎么看?”

  “皇上”长孙无忌脑中一直在思量应该如何回答,这些天来他一直以为李治说的是正确的,也相信李世民不会轻易的在改立太子,可是现在却产生了怀疑“如果将吴王立于武德殿,那么又要将太子立于何地,皇上前太子刚废没有多久新太子刚立,如果皇上又让吴王入住武德殿,着绝对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不安”

  李世民沉眸,又想起李承乾,对于李承乾他下了极大的心思,将李承乾当做继承人的培养,可是最终却是以那样收场,这之中有自己的错也有李承乾的错,同样的错误他已经犯了两次,所以必须尽力的改正,尤其是在李治发表的那一段肺腑之言之后打消了他所有的顾虑,李治说的对不应该把不适合的人推上不适合的位置。

  虽是如此想要说服朝中的人,还需要有些光明正大的理由“朕就是要让吴王入住武德殿,用来警醒太子,以前李承乾就是被你们保护的太好了,什么都护着他不让他做,以至于让他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的风chuī雨打,同样的事qíng真不能在让他发生第二次,必须要让太子在风雨中成长,而成长最快的方法就是敌人,只有在敌人的打击下才能让太子成熟”

  岑文本走近长孙无忌,“长孙大人,皇上这么做虽然是有点不近人qíng了,可是说到底是为了太子好,这是皇上在bī太子上进,为的是大唐的千秋基业,你该体谅皇上的一片苦心,至于房大人说天下乱,我看不至于吧,由皇上在有咱们这些朝臣在,他乱又能乱的了哪去?于公来说皇上是天子,我们是朝臣至于该用谁如何用,我们只能提些建议,拿主意的还是皇上,于私来说皇上是父亲,太子与吴王都是儿子,父亲管教儿子我们更加不该过问,既然今天这件事qíng皇上已经拿定主意,我们就只有听从遵旨。”

  “好,今天就这样吧,长孙无忌,你留下”李世民把他们叫来就是要看他们的反应,目的已经达到也就没有在留人的必要,而长孙无忌,如果真的要立李恪,长孙无忌是最大的阻力,因为他不是一人,身后的势力更加是盘根错节,必须要扫除这些障碍。等到岑文本与房玄龄离开李世民望着长孙无忌“你又什么看法,现在没有外人可以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