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不知道睡了多久,被吵醒时候外面已经天光大亮。
“叶青,叶青,起chuáng了!”外面门敲的哐哐响。
叶青迷迷糊糊下chuáng,套上衣服系好扣子开门。
“洗脸刷牙,跟我去食堂吃饭。”
徐友亮打水递毛巾,忙里忙外。
叶青看着桌上的漱口杯和牙刷只想哭:“徐公安,我有牙刷!”赶紧从挎包里掏出来举着展示。
“哦,把我的牙膏给你。”徐友亮举着牙刷把挤好的牙膏蹭到叶青那把上,自己又重新挤了,塞进嘴里噌噌刷牙。
叶青简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算了算了……将就下别矫qíng,狠狠心,拿起牙刷就放进嘴里。
徐友亮推开窗户,“噗”漱口水吐到外面,叶青跟着有样学样。
折腾半天总算收拾整齐。
徐友亮摸了摸晾衣绳上叶青的衣服:“还没gān透,先就这么穿着吧,跟我去食堂吃饭。”
叶青自然没意见,穿着徐友亮的白衬衣,松松的扎着头发,两人一前一后走到食堂,今天是个大晴天。
“昨晚给你留的饭都没吃,饿坏了吧?快把这个吃了。”徐友亮端着个大碗过来放下。
叶青掀开倒扣着的另一只空碗。
“jī蛋羹?”
“我让食堂蒸的,快吃。”
叶青拿起徐友亮的不锈钢汤勺,老实不客气的大吃起来,就着米面馒头吃了大半碗,剩下的徐友亮又都打扫gān净。
回宿舍换好衣服,叶青收拾妥当。
“我要去看看老吴一家,吃过中午饭就到省城坐车回去。”叶青说。
“嗯,那我还在大道口等你。”
县公安局离着大杂院不太远,叶青没让他送,拎着昨晚准备好的东西就进了胡同。
手里两个袋子,各装了十来斤的大米和白面。
叶青见县委食堂玉米面馒头小米粥都不缺,想必县城里供应的也是这些,就自己收起来小米,换上大米白面带过去。
“吴叔,吴婶,我回来啦!”
一进院子叶青就大喊。
“哎呀!小叶!”
“叶姐姐!”
“叶啊!你咋来了呢?”
一家子人全须全尾的都在,老吴也没上班,猛的一见面,大家高兴地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老大啊!你来看我啦?”吴老太太颤巍巍道。
叶青赶忙过去:“娘,我来啦,给你带了大米和白面。”
“好好……乖,你是娘的孝顺儿子。”
吴婶笑着哄老太太松开手,大小子搬了凳子,二小子倒了水,小囡囡小姐姐也凑过来和叶青亲近。
“叶啊,那边过的咋样?”老吴关心的问。
“吴叔吴婶,我挺好的!”
叶青捡着日常上班生活的qíng形跟他们说了说,又把这次回来的缘故详细讲了遍。
“宁舍一两金,不舍老乡亲啊,叶啊,这么做就对了,虽然闹了误会那个不是你亲爹,但前沟子村的老乡认了你那就是一门亲戚,能帮得上拉扯一把也是应该的。”老吴感慨。
吴婶笑道:“咱们小叶是重qíng义的人,这点道理还能不懂?”
大家说笑过后,叶青细细打量房间。
灶台上笼屉里还是黑面菜团子,面口袋瘪瘪的,几个孩子一脸菜色和自己离开时没什么两样。
叶青忍不住说出自己疑问:“吴叔,我看下边农村的生活简直是翻天覆地,有净面馍吃,还能自己家养jī养鸭,怎么家里……”
老吴使了个眼色,吴婶赶紧把门关上。
“叶啊,你不知道,这是咱们省实行的新政策,据说上面是知qíng的,但是具体怎么定xing还说不准。所以现在农村是农村,县城里的供应还跟以前一样。”
叶青不可置信:“可是那些红薯,小米……”
吴婶低声说:“现在有门路的单位都自己下乡给职工弄点福利,陈嫂子一家都回农村啦!你吴叔他们厂子是没办法弄来,这不?除了过年时候县里供应了二斤小米,平时gān巴巴的还是吃高粱面菜团子。”
几个人沉默片刻,心里都明白这不是平头百姓可以议论的事,于是刻意谁也不再提,热热闹闹唠起家常来。
“囡囡要吃大米饭!”奶声奶气的小声音,叶青心软的一塌糊涂,抱着囡囡使劲揉搓她小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