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年代_作者:邹粥粥(84)

  “能熬不少大油呢!”

  贾工身上脸上沾着白面,衣着láng狈的回来,手里拎着个鼓鼓的面口袋。

  “贾工,你掉面缸里啦?”叶青哈哈大笑。

  毕竟上了年纪,贾工坐那儿直喘大气:“没掉进去也差不多,眼镜差点给我踩碎了!”

  “田婆婆还没回来,我去迎她。”三个人里面就叶青算得上壮劳力。

  刚到门头就看见鬓角散了一绺头发的田婆婆回来,边走还边絮叨:“哎呀呀,只买到香油和huáng酱,瓜子卖完了,明天供应一两花椒,两棵大葱……”

  抢购战役还在持续,除了发粮票时候给的副食券ròu票,粮站还时不时贴出通告喜讯。

  “最新通知,国家补贴我市居民,新增chūn节供应食用油二两!”

  “特大喜讯,我市补助城镇户口居民,每人一斤大米,三两生姜!”

  这些都是不占用粮票油票,按人头供应,只要带上粮本户口本副食本就能花钱买。

  每次这样的消息都令人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上学的被家长叫回来排队,上班的跑回家拿粮本户口本。

  热热闹闹的直到大年三十这天上午,鲁师傅的家具终于打好。

  叶青这阵子只顾着抢购,没留意什么时候那些断肢残骸已经慢慢减少,一点点拼凑在一起重获新生。

  红木边框光滑细腻,竹节造型连接的天衣无fèng,豆绿色真皮嵌着压边,圆弧靠背和下面坐垫看着就彭软弹xing舒适。

  一对真皮沙发居然一摸一样毫无细微差别,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整块木料一起新做的!

  软榻就是长沙发,扬琴造型,坐垫靠背都是同样的绿色真皮面。菱形的压fèng,摆几个枚红色靠枕放上面,屋子里顿时鲜亮不少。

  叶青按压了下,比外面卖的弹簧坐垫要松软,比纯海绵的反弹力更足,躺上去十分舒适。

  茶几也是红木的,那些huáng花梨做了chūn凳,花架,灯柱,chuáng头柜,梳妆台,点缀在孔雀蓝壁纸和一屋子红木家具中煞是好看。

  叶青嘴都快乐歪了:“鲁师傅,真是巧夺天工!”

  鲁师傅还是和往常一样沉默,自嘲的笑了下,似乎是在嘲弄这样的小活计侮rǔ了自己的手艺。

  叶青不管他想,反正自己是喜欢的很:“鲁师傅,总共多少钱?”

  “你送了礼,管了饭,还要给什么钱?”鲁师傅淡淡的。

  “工钱啊?还有用掉的这些真皮沙发面,里面的棕麻弹簧什么的,料钱总要给您吧?”叶青诧异。

  鲁师傅往田婆婆那边看了眼,很快又低下头,“那些不是我的。”

  叶青看向田婆婆,见她微微点头,便也不再提钱,客客气气送走了鲁师傅。

  再回来时候,看见田婆婆正在帮她擦拭家具,脸上带着笑容。

  不知道她以前和那位鲁师傅是什么jiāoqíng,经历过前些年那些风雨总不会是什么愉快的回忆。

  叶青也不想追问,高高兴兴的和田婆婆商议家具怎么摆放,一番折腾下来,房间终于有了家的摸样。

  “早知道鲁师傅有这等手艺,非让他用剩下的废木料再给我箍个浴桶不可。”叶青悔不当初。

  “真想要年后接着找他就是了,这点事儿也值得你费心?”田婆婆戳了下叶青额头。

  叶青这才转忧为喜,拉着田婆婆去拿新衣服。

  杨师傅早就望眼yù穿。

  “昨天一大早就完工整理好,没想到今天你们才来拿。”

  长竹竿挑下来格子间单独挂着的这两件衣服,摘下防尘布撑子,在台子上铺好麻纸。

  崭新的绸缎棉衣放上去再次整理,一只袖子折到斜襟位置。退后一步做让顾客试衣,不需要修改这就算完工jiāo活。

  叶青早就按耐不住,上前拿起来就去试穿。

  不像羽绒服那般鼓鼓囊囊的“小面包”,绸缎袄面光滑平整,翻开里子也不见针线痕迹,怎么固定羽绒的?叶青看不明白。

  高高兴兴穿上,水红色织锦绸缎金色小花钩,薄暖合身。斜襟一溜jīng致小盘扣蜿蜒下来,贴合着身体线条凹凸有致,叶青怎么看都喜欢的不得了。

  那边田婆婆的新式棉袄也穿上身了,大红色锦缎银丝钩花料子,中间同色布料包着的纽扣,大方合体。

  两人对着穿衣镜左照右照,连带田婆婆那件新式列宁装,都没找到半丝瑕疵要修改,满意收货叶青给了手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