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先生_作者:紫色荆棘(175)

2017-08-04 紫色荆棘

  学成文武艺,报与帝王家,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抱负,薛舟谨的想法,于这个世界是相合的。不过,如果说给元安平听,那么不以为然的就会变成元安平。对于一个来自于现代社会,习惯了教而无类的规则,对于这里的人把读书人,把什么圣人言论,看成那么高高在上的存在,他自然不会认同。

  “筛选了一次,下一次你准备放在什么时候?”仲孙连珏对于元安平这种选择教学助手的事,其实心里有个想法,不过,在没成型,没看到效果之前,他并不打算说。

  元安平:“就在明天上午。那些新学生明天来上课,正好把他们当做评审。让他们选出他们认为合适的教学助理。”

  “他们?”仲孙连珏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会由你来决定。”

  元安平笑了笑:“让同样年龄的孩子来教他们,即便他们不敢表示,但心里肯定还是觉得别扭的。大家也会觉得,课由我来上,他们会学到更多,所以会有种吃亏了的心理。不过,如果教学助理是由他们自己选出来的,在心里上的认同会更多一些。只要以后表现的好一些,完成我给他们的教学任务,那么以后这种模式就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听元安平说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仲孙连珏心中一动,心道:“他果然也是这种想法啊。”

  “以后这些孩子即便不能走仕途,如果能当个先生,起码温饱不愁。”能走仕途的人太少了,而能顾得上温饱,对于这些农家孩子来说,已经是件很好的事了。

  元安平笑了笑,“先生不愧是先生啊,什么事都想的比别人早。”

  仲孙连珏笑骂道:“别夸自己了!”

  薛舟谨自然听出了两人未尽之言,看向元安平心道:“没想到他还有这种打算,我确实不如他。”单单敢于不顾后果的去教这些孩子,这份心胸他便已经自愧不如了。

  第70章失落

  自从知道元安平愿意教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识字还不收束脩时,四里八乡知道qíng况的人,没有不想把孩子往元安平这里送的。可是,大家觉得,元安平愿意收学生,肯定还是为了自己村子里的人,至于收的外村人,那一个个的,可都是跟靠山村的村民有亲戚关系的人家。让他们失望的同事,心里却在思考着攀扯些亲戚来让自家孩子也送过去的方法。结果,后来发现元安平真的是哪里的孩子都收之后,他们就更高兴了,一个个的都在考虑着该把家里的哪个孩子送去读书,该给元安平送些什么东西。

  这件在元安平眼里的小事,在他们眼里可是紧要的大事,甚至连村长族老这样的人物一个个的都出动了。谁不想自己村子里能出个能耐的人物啊。这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古代。一个村子里出了有功名的人,那是整个村子都受益的好事。如果这个人的官职够大,甚至同乡同里的都受益。所以,这种可以让孩子读书识字的事,于他们来说绝对是大事。

  年前,一些村长就找到了靠山村的村长询问qíng况,在得知年前是没有机会了而年后可以准备的消息后,一个个满意的离开。所谓人老jīng鬼老灵,在得了好信之后,这些村长回去之后便勒令村人不能乱传元安平的事,甚至还把村里少少的几个读书人叫去一番叮嘱,就是怕事qíng传的广了,害了元安平的名声。村民有求于元安平,还指望着他教自家孩子呢,自然不想让元安平有麻烦。而读书人,虽然不认同元安平的做法,但谁家没有亲戚啊,他们自己本来没法教那些人读书识字,虽说无奈之举,但多少落了埋怨。如今有人出头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他们的亲戚也能得到好处,所以自然不多说什么。当然,以后如果到了考场上,他们之间的竞争会不会让人使一些卑劣的手段,就不得而知了,但起码暂时不会给元安平带来麻烦。

  外乡村民送过去的孩子,除了年龄不合适的,元安平绝大部分都收了。这一天,正是新学生开学的日子。

  毕竟多了很多孩子,想要像县城那几个孩子一样租房住不太现实,不过每个村子有每个村子的办法。孩子学习是大事,所以,他们组织了人,用牛车或者驴车让各家各户轮流接送孩子。反正这些孩子也不是整天上学,只要送过来,然后等着放学再把孩子送回村子就行。要是离得近的村子,孩子们还可以一起回去,所以还不算麻烦。

  带着十个在第一轮胜出的孩子进了新教室,元安平看着屋子里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他们眼中有着难以遮掩的好奇与激动。元安平也明白,相比于他们村里那些还在村子里疯跑的孩子们,这些需要每天来上课的孩子们的生活已经和其他孩子不同了。